海洋视野下的中外茶路变迁
来源:中国民族报 □ 赵海涛 发布日期:2020-09-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古代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的大动脉。新航路开辟后,传统的陆路贸易逐渐衰落,“万里茶道”成为其最后的辉煌,而中俄海上茶路的开辟,则为“万里茶道”注入新活力。

  古代海上茶路与陆上茶路

  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除丝绸等货物外,这条商路上还运载了另一种重要商品——中国茶叶。在古代,茶叶是中国南方的特产,有消解油腻、促进脂肪消化的功效,逐渐成为生活在草原、高原地区以肉奶制品为主食的民族的主要饮品。在这种供求关系的推动下,商队络绎不绝,形成了与陆上丝绸之路基本一致的陆上茶路。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茶叶在海上丝路沿线地区传播,形成了海上茶路。隋唐时期,茶叶传到朝鲜、日本。宋代,茶叶销往南洋地区,泉州成为茶叶出口的最大港口。明代郑和七下西洋,远达非洲东海岸,运输中国茶叶的商队亦接踵而至。但由于古代航海技术、茶叶储存技术的限制,以及远洋运输的高危险性,海上茶路尚不能与陆上茶路媲美。茶叶作为世界性饮品的地位得以奠定,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

  近代海上的茶叶贸易竞争

  14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大陆交通枢纽,导致陆上丝路中断。欧洲航海家踏上征程,寻找马可·波罗所说的“黄金之国”。他们开辟的新航线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衔接,形成贯通中西的“黄金水道”。

  1607年,荷兰商人首次从中国澳门运送茶叶至印尼万丹。1619年,荷兰将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建成殖民统治中心。华商采购茶叶销往巴达维亚,当地的荷兰人则将茶叶转运到欧洲,形成了中—巴—荷茶路。1728年,荷兰人摆脱华商,直接前往中国广州购茶,形成中—荷、中—巴—荷两条茶路。1734年,荷兰商船在广州进行贸易后直返荷兰,随后载银元和欧洲货物返回巴达维亚卸下,换装印尼胡椒、苏木前往广州换购茶叶,形成中—巴—荷“三角贸易”。1740年,荷兰人策划了对印尼华人的屠杀,导致华商帆船贸易断绝。

  17世纪上半叶,荷兰人长期作为中欧茶叶贸易中介。1651年,为打击荷兰,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禁止由荷兰输入茶叶。清政府开放海禁后,英国于1715年在广州与中国直接贸易,茶叶成为中英贸易的重要商品,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茶叶销售市场。中英直接贸易打击了荷兰,进而主导了中欧茶叶贸易。从18世纪20年代起,茶叶是中英贸易最主要的商品。茶叶贸易盈利占英国东印度公司总利润的90%,茶税占英国政府收入的10%。

  北美的茶叶主要由英国转口,英国高昂的茶税导致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是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美国独立后,与中国开始直接贸易,每年茶叶贸易额都高于总货值的一半,成为广州市场上仅次于英国的茶叶贸易国。

  英国为打破中国对茶叶生产的垄断,自1845年始多次派“茶叶大盗”、植物学家罗伯特·福钧前往中国盗取茶树,向印度输送了大量茶树苗和茶树种子。19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茶叶种植日渐成熟,英、美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开始锐减。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海运成为最为便捷的运输途径,极大地刺激了各国的海上竞争,而作为茶叶生产国的中国却被排斥在海洋贸易之外。

  “万里茶道”的开辟

  海洋时代,海洋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俄国由于海上力量较弱,只能凭地利与中国进行陆路贸易,形成了始于中国、横跨亚欧大陆的“万里茶道”,这也是海洋时代传统陆路贸易的最后辉煌。

  1617年,中国茶叶传入俄国,1638年以后,茶叶逐渐在宫廷贵族中推广,俄国逐渐形成饮茶之风。在此背景下,晋商利用自身资本以及与俄商在北京合作的经验优势,开启中俄“万里茶道”近200年的辉煌。晋商首先前往福建武夷山区购茶,途经湖北、河南、山西、河北至恰克图外销。19世纪40年代,茶叶成为恰克图出口贸易最大宗商品。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导致南方茶路中断,晋商转往湖南、湖北购茶运往俄国,两湖茶逐渐取代闽茶,汉口成为“万里茶路”中枢。

  鸦片战争后,俄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华攫取大量利益。1862年签订的《陆路通商章程》,使俄商取得在中国内地直接采购茶叶的权利和关税优惠。此后,俄商在汉口及周边的羊楼洞等地设厂制茶,集中到汉口,轮运至天津,再沿“万里茶道”运回俄国。随着轮船的应用,海路运输的优势日益凸显,传统的陆上“万里茶道”逐渐衰落。

  “万里茶道”的新生与落幕

  19世纪50年代之前,俄商虽然垄断陆路茶叶贸易,但成本过高,受到英国走私茶叶的冲击。19世纪末,随着轮船、铁路等运输工具的运用,俄国采取海运及轮船—铁路联运的新模式,“万里茶道”获得新的发展。

  俄国历代沙皇都希望向海洋发展。俄国通过俄土战争控制了克里米亚,但其海洋战略受到英国的抵制,俄国在与英国的较量中屡屡受挫。1854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走向海洋的发展战略受到重创。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中国去往欧洲的路程,进而降低了运输成本。1879年,土耳其不再对俄封锁土耳其海峡,汉口、广州等地至黑海敖德萨的海上茶路疏通。

  在远东,俄国占领了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包括良港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19世纪80年代,俄商进一步开拓海上茶路,从汉口转上海后直运俄国。1891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宣布修建贯穿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1897年,修建中东铁路以及长春—大连支线。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后,俄商通过轮船—铁路联运的方式将茶叶运往各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封锁黑海出海口,俄商转向印度、锡兰进口茶叶。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协约国,远东大片领土被协约国干涉军占领,“万里茶道”落下帷幕。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版稿件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9ZDA179)中期成果。】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