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杯”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经典案例】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梓山畲族村——蔬菜大棚孕育出好日子
来源: 杨赟 发布日期:2020-09-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当地村民在给丝瓜套袋。赵芳 方强摄

于都县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赵芳 方强摄

  2019年5月20日,在江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走进蔬菜大棚,了解于都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正在劳作的乡亲告诉总书记,产业园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发展模式,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户均年增收近万元。习近平表示赞赏。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会更美好。

  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的一个果蔬大棚里,畲族村民蓝日辉正在劳作。

  蓝日辉曾是贫困户,承包果蔬大棚后,主要搞果树育苗和乡村采摘游,目前已成功脱贫。“今年估计能收入六七万元,大棚里孕育出了好日子!”他说。

  蓝日辉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是于都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于都县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按照“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积极开展对口支援民族村组脱贫攻坚工作,少数民族聚居村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蔬菜基地落户畲族村

  梓山畲族村是于都县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江西省重点民族村,全村近7000人,其中畲族群众有2000多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936人。

  “十三五”期间,于都县统筹整合中央、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同其他扶贫资金,专项推进梓山畲族村脱贫攻坚。2017年,梓山畲族村被列为全省精准扶贫示范点。在多方协调下,江西苏利生态农业公司被引进梓山,其投资2.1亿元,在梓山畲族村建设1700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北区),助力脱贫攻坚。

  “截至目前,已流转梓山村2000亩农田建设标准化果蔬大棚,并以‘基地+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方式开展生产经营。”江西苏利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王希华表示,“梓山富硒蔬菜基地(北区)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680余个。”

  产业园建园后,梓山镇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免费提供100亩大棚,给198户贫困户种植蔬菜。企业提供免费种苗、技术培训、统一销售,真正实现“造血式”脱贫。

  增强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

  富硒蔬菜产业带动了大批梓山畲族村村民脱贫致富。村党支部书记蓝世川算了一笔账:依托富硒蔬菜产业,全村有134户贫困户加入“一村一品”合作社,贫困户除享受产业奖补,每年还能享受6%的固定分红。截至去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185户904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14%下降到0.46%,实现整村脱贫。

  “脱贫只是奔小康的起点,真正的脱贫致富,若要今后的日子更美好,得不断增强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蓝世川说,内生动力来源于充分利用省、市、县对口支援单位和民宗部门的资源优势,强健产业基础、激发村民创业热情。

  为了强健产业基础,对口支援单位为梓山畲族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项目1个,建设规模2300亩;整修道路、兴建沟渠,建设了一批水陂、农桥等;修建了17公里通组路,彻底改变了河头、曾屋等村小组落后的交通状况。

  年富力强的蓝文斌,既是村民小组组长,也是合作社的领头人。2017年,他牵头成立合作社,负责10多个大棚的生产经营。“去年发放村民工资10多万元,让10多个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蓝文斌说,“10多个大棚突显出规模效益。我们在赣州最大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华东城’设置了外销点,加上富硒品牌的号召力,种出来的东西不愁卖。”

  随着富硒蔬菜产业的发展,2019年梓山畲族村全村经济总收入5854万元,人均达到8400元,人均收入超出当地平均水平。

  融合发展多种产业,拉长产业链

  梓山畲族村依托富硒蔬菜产业摘掉了穷帽子,并努力让富硒蔬菜的产业链延长,让村民致富路变得更宽更实,努力追求小康生活。

  为了将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北区打造成于都县高效农业的精品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样板区、农业休闲的核心区,自2018年起,于都连续在梓山镇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

  蓝世川曾与妻子开过餐馆,夫妻俩商业头脑灵活。他代表村里与苏利生态农业公司协商,在“基地+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基础上推出大棚联产承包。他说服自己的妻子带头,瞄准“休闲农业的核心区”建设,在富硒蔬菜种植基础上,发展乡村采摘游等农旅结合项目。

  经过3年孕育,蓝世川妻子承包的大棚开始盈利——3个大棚组成的“小吴火龙果基地”,今年进入盛产期。红彤彤的火龙果,每到周末都吸引一拨又一拨的采摘游人。“这果10年不需换种,今年每公斤24元、产量预计可达4000公斤。”蓝世川妻子说。

  以乡村采摘游为代表的休闲农业,正在成为村民致富路上的又一个新经济增长点。蓝世川说,为了更好地推进休闲农业发展,村里在积极引导村民投入相关产业的同时,还计划充分利用村边江岸十里香樟林绿色资源、村里蓝氏畲族民俗风情特色资源,让多种旅游业态融合发展。

  说干就干。畲族乡村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目前已在筹划;村旁贡江上已损毁几十年的拦河坝,在对口支援单位——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的帮扶下,去年就得到了加固硬化,江岸景致大为提升。

  “目前,梓山畲族村正在积极申报民族乡村振兴试点,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谋划好产业项目,壮大少数民族村级集体经济,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蓝世川说,对于过上更美好的日子,乡亲们信心百倍。大家一定会传承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