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馕饼出“深闺” 农牧民囊中不再羞涩
来源:新华网 尚升 发布日期:2020-10-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馕是天山南北各族居民喜爱的面食。近年来,小小馕饼逐渐走出“深闺”,飘香各地,让昔日囊中羞涩的贫困农牧民腰包渐鼓。

  在喀什地区莎车县乌达力克镇排孜阿瓦提村,村民伊巴代提·吾斯曼过去只在自家馕坑打馕,门可罗雀,收入寥寥。今年6月,她入驻当地政府扶贫项目“馕屋”后,每天来买馕的人特别多。

  和面发酵、揉搓推转、压花纹、馕坑烤制。须臾,便垒起厚厚一摞馕。“每天要用三袋面粉,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伊巴代提·吾斯曼说,村里像这样的“馕屋”共有两家,免费提供给贫困户经营。

  记者了解到,“馕屋”不仅位置好,设施齐全,还给打馕“立下标准”,传统馕坑换成电气化馕坑,提高了卫生标准,确保了馕的质量。

  在喀什地区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贫困户开萨尔·吐拉洪经过培训,如今成为烘焙区一名员工,月工资有3200元。“家里地少,种庄稼不挣钱,靠打零工也无法稳定脱贫。”开萨尔·吐拉洪说,打算在馕文化产业园一直工作下去,实现“摘帽”。

  伽师县副县长庞雪琴介绍,馕文化产业园现有400多个馕坑,日产馕30万个,其中本地销售占六成,近10万个销往疆外,产业园目前吸纳1200名群众就业,其中贫困户696人。

  莎车县标准化“馕屋”和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是新疆馕产业发展的缩影。记者从喀什地区行署了解到,到2022年全地区力争实现馕产业带动5万人就业、年产值50亿元。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