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40年村医的他,开始在城里“坐堂会诊”了
来源:新华网 记者田金文 发布日期:2020-11-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20年6月,行医40多年的南杰次仁第一次穿上了医院的白大褂。

  56岁的南杰次仁出身于藏医世家,一家四代都是医生。从小就跟着舅舅学医的他,14岁就当上了村医。

  南杰次仁所在的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日松乡甲岗村,平均海拔4400米,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疾病一直威胁着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这里的人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

  过去,一旦偏远的放牧点有群众生病,南杰次仁只能骑马出诊,来回就是一两天。有一次上山采药,他从马背上摔落,险些丢了性命。

  行医生涯中,南杰次仁不仅没有向患者收过出诊费,还经常自掏腰包购买制药原料,为当地牧民治病。他坚持每贴藏药只卖一元钱,几十年来从未涨价。

  经过长年临床经验积累和医术钻研,南杰次仁已经精通各种藏医诊疗方法,在治疗高原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上颇有建树。凭借医者仁心和高超医术,南杰次仁的名气慢慢传开,周边地区群众也慕名而来。

  近年来,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随着医疗资源的不断下沉,老百姓在基层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政府建设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成了市、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工程。2019年,西藏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0.6岁。

  最近,南杰次仁的事迹引起了日土县藏医院院长旦增罗布的注意。

  “南杰次仁是本地有名的‘老藏医’,今年6月份,我们请他过来‘坐堂会诊’。他在医院里坐诊,更加方便了病人。”旦增罗布说,当地正在整合集中本地藏医药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推进藏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建设。

  “现在医院设备好、药品全,所以开药的时候我需要仔细考虑,病人来看一次病不容易,争取一次看好。”南杰次仁说,来到医院以后,接诊量比过去大了很多,“但我并不觉得辛苦,因为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完)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