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崛新城 搬出新生活——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易地扶贫搬迁调查
来源: 文静 发布日期:2020-11-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手持自家枸杞品牌“雪中红”的王航弟正在直播。 文静摄

红寺堡区太阳山镇兴民村黄花菜采摘忙。 红寺堡区委宣传部供图

高空俯瞰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移民新村。红寺堡区委宣传部供图


  “天下黄河富宁夏”,但位于宁夏中部的红寺堡,却因地形地势,曾经是错过黄河之水的千年荒原。

    22年前,23万移民从宁夏南部山区搬迁而来。他们凭着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的精神,在创造中体现价值,在奋斗中成就事业。如今,红寺堡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搬迁之初的不到500元增长到9825元,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6%……数十万人摆脱贫困,建起了幸福家园。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考察调研,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坚情况。“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总书记的殷殷嘱咐,言犹在耳,极大鼓舞着当地各族儿女。

    易地搬迁挪穷窝,

    这方水土养那一方人

    红寺堡,曾是一片生态脆弱、人迹罕至的荒漠,“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砂石跑”。

    199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奠基。此后,黄河水便被一级一级地“扬”到高于黄河水面300米的红寺堡高地。在黄河水的滋润下,红寺堡焕发出生机。

    1998年,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数十万群众,迁居罗山脚下,吹响了移民大开发、大建设的号角。此后,经历长达10年之久的移民开发跨世纪工程,2009年红寺堡正式设立市辖区。如今,这里高楼林立,街道宽阔,俨然是一座现代化城市。

    走进弘德村刘克瑞家,小院干净宽敞,大瓦房窗明几净;院子里,几棵枣树亭亭如盖,硕果累累。客厅内一张大幅照片引人注目,那是总书记与刘克瑞的合影。相框的角落还有一张小照片,那是刘克瑞的妻子和女儿在老屋前拍的。

    在刘克瑞家里,记者还看到这样一幅照片:牛棚外,习近平总书记伸手似要轻抚一头牛,这头牛闭上双眼,把头伸出围栏,亲昵地靠了过来——今年6月8日发生在他家小院里的这生动的一幕被镜头定格下来,这头牛也成了“网红牛”。

    土坯房、旧土炕、苦咸水,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当刘克瑞回忆起往昔的贫穷生活时,“恍如隔日、今非昔比”的感触溢于言表。“在老家是靠天吃饭,雨水不好的年头,一家人都不够吃。”刘克瑞说。

    2012年7月,刘克瑞一家4口从固原搬到弘德村,住上了50多平方米的新砖房,自来水和电入户。住上新房的刘克瑞干劲满满。

    “我家2017年脱贫了,我在村口看护蓄水池,老伴儿打零工,儿子儿媳在附近的纺织厂打工,家里养了3头牛,还有土地流转费、合作社入股费,一年下来收入有10多万元!”刘克瑞高兴地说。

    “共产党好,黄河水甜。”22年来,成千上万像刘克瑞这样的移民家庭在红寺堡扎下了根,生活一天一个样。

     发展特色产业,

     用好每一滴黄河水

    “家人们,这是自家枸杞,纯天然,没有任何添加剂……”刚走进王航弟家的院子,就听见她直播时响亮的声音。

    王航弟家有3幢房屋,从一层的砖瓦房到两层的小洋楼,居住条件的改善一目了然。屋前的院落面积超过5亩,每年枸杞收获时,红彤彤的颜色铺满了院子。王航弟说,那是她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宁夏盛产枸杞,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航弟帮外省的朋友代购枸杞,朋友直夸枸杞好。就这样,她干起了微商、卖起了枸杞。

    2016年,靠着一笔5万元的妇女创业贷款,王航弟夫妇在政府引导下种了50亩枸杞。2018年,枸杞开始结果,他们购买了两台烘干机,对枸杞进行初加工。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王航弟深谙其理。乡镇举办技术培训班,她每场必到,跟着学修剪、学田间管理,硬是从一个“小白”变成了技术能手。靠着黄河水浇灌、纯净土壤滋养,产品口感好、品相佳,王航弟的生意越来越好,回头客特别多。

    单凭一部手机做微商,王航弟的枸杞年销售额达三四十万元。“一是靠品质,二是靠诚信。”王航弟说。

    “通过直播,我让顾客直观了解枸杞从发芽、结果到采摘、存储、包装、运输的一系列过程,让消费者更放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航弟靠直播带货、微信、淘宝等平台销售,自家产的2万多斤干果销售一空,净收入20多万元。明年,她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小型枸杞加工包装车间,带动乡亲们统一加工销售,还能解决村里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王航弟的增收路,折射出红寺堡区的产业选择逻辑。

    为用好每一滴珍贵的黄河水,红寺堡区大幅调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葡萄、枸杞等高效节水产业。被誉为“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的红寺堡,已培育形成40多个葡萄酒品牌,葡萄酒年加工能力达3.5万吨、产值达4亿元,年解决农民就业40万人次,带动葡萄种植农户亩均收入4000元。

    产业兴,万业兴。每年1.98亿立方米黄河水,浇灌出红寺堡70万亩良田,涵养了130万亩生态林。扬黄灌溉工程为红寺堡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持续发展富民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民宿旅游,

    擦亮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

    中午时分,在永新村6号智慧民宿门外,一阵饭菜香从小院飘了出来。推开厨房门,41岁的女主人杨梅花正忙着切菜、炒肉。“我做的都是些家常菜,吃过的人都说好。”杨梅花说。

    永新村的居民主要来自海原、西吉两县。2016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00元。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彬看着其他村都在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心里却盘算着另一桩事。

    2017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户外房车巡游展等赛事纷纷落户红寺堡区。李文彬有了主意,动员村民改造提升住宿条件,发展旅游业。然而,任凭李文彬磨破嘴皮子,村民们就是迟疑着不肯点头。不想放弃的李文彬,和好友改造了院子,办起了民宿。年底结算,竟然挣了4万元,这让他更有信心带领村民一起干。

    收益摆在眼前,陆陆续续有20多户家庭加入。如今,像杨梅花一样吃上旅游饭的家庭,每年增收超过2万元。

    如今的永新村,道路宽阔,两侧的林带郁郁葱葱,红瓦白墙的房屋整齐排列,陈列架上摆放着各种农特产品,吸引游客驻足。每家民宿门口都张贴着“智慧民宿”的门牌号和二维码,游客通过扫码就可以查看相关信息。

    据了解,永新村现有民宿60户,已接待游客的有20户,剩余40户正在装修。今年,永新村共接待游客7500余人次,民宿收入达60万元,带动玫瑰花、玫瑰酱、枸杞等农产品销售11万元,民宿旅游逐渐成为一项富民产业。

    不仅是永新村,近年来红寺堡区依托葡萄、枸杞、玫瑰、庭院经果林等特色产业种植优势,抢抓宁夏全域旅游及东部旅游环线发展机遇,通过一、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以生态游、采摘游、休闲游、体验游为发展方向,培育农业增收、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新路子。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让移民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落日余晖笼罩龙源村时,记者看到了正在车间门口整理高粱秆的李耀梅。今年56岁的李耀梅有一个比名字更让人熟知的称呼——“攒劲妈妈”。

    李耀梅老家在同心县预旺镇青羊泉村,离异后她与女儿相依为命,靠卖扫帚为生。2014年,李耀梅搬迁至龙源村,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李耀梅遭遇严重车祸,5位老客户慷慨解囊,送来了22万元的救命钱。

    “没打一张借条,也不要利息,这份情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忘。”手术后,李耀梅身体落下残疾,但心里记着“情义债”的她,很快又开始扎扫帚。2018年,依靠国家的扶贫补贴,她在家门口盖起了30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在驻村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李耀梅贷款5万元购买机器,还流转了60亩土地种植高粱,开始成规模地扎扫帚。

    扫帚产量上来了,驻村扶贫工作组又帮她联系学校、环卫局等单位,解决销路问题。在女儿的帮助下,李耀梅注册了“龙源村·扫帚厂”的快手号,通过互联网把生意做到了甘肃、山东等地。

    这两年,李耀梅省吃俭用还钱,终于在去年还完了最后一笔欠款。这时,她主动要求脱贫摘帽。“账还清了,女儿也快毕业了,我不该再占扶贫名额。”李耀梅说。

    富起来的李耀梅,还主动邀请村里的贫困户到车间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只要肯苦干,我相信大家能和我一起挣到钱,过上好日子。”她说。

    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红寺堡区群众不等不靠不要,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在龙源村,与扫帚车间几百米之隔,还有另一个小有名气的养鸡专业户——王登俭。

    今年43岁的王登俭身体残疾,无法务工赚钱,一家人只能在父母亲友的资助下生活。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一段养鸡视频。于是,一个靠养鸡脱贫的念头在他心中萌发。在驻村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王登俭贷款3万元,购买了1500只鸡苗,建起养鸡场。100天后,鸡出栏就收入近7万元,这让他信心大振。

    今年春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正在为销路发愁的王登俭,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短短一周就解决了销路问题。“这次我挣了3万多元,收入一点没比平时少!”说到这里,王登俭黝黑的脸上漾起笑意。

    去年,生活有了起色的王登俭因病住院。“住院半个多月,一共就花了450元。”王登俭说。

  王登俭受益的正是红寺堡区健全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近年来,红寺堡区构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长效机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财政补助、医疗救助、扶贫保、财政兜底六道保障线,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度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90%,或当年住院自付费用累计不超过5000元,一大批贫困户因此受益。

    文化扶贫成风化人,

    此心安处是吾乡

    千古荒原变成了绿洲,勤劳的红寺堡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生态改观了,经济发展了,群众富裕了,文化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积极向上。

    在大河乡香园村的“郭锐文化大院”里,各种高抬社火的戏服、道具装满了仓库。大院内,还有一个占地40平方米的小型图书室,收藏各类书籍2000多册。

    在红寺堡区,香园村有“民俗文化第一村”之称。今年57岁的郭锐是香园村村委会主任。1998年,他从六盘山下的隆德县搬来。彼时,整个村由来自9个乡的移民组成。“刚开始大家互不来往,有时候还因为灌水时间闹出误会。”郭锐说。

    移民到红寺堡,除了带来全部家当,郭锐还带来了文化的种子。他从小就喜欢耍社火和唱秦腔,也了解高台社火的制作工艺,但那时候日子苦,根本没精力做这些。

   “这几年日子越来越好,就有心也有力传承民俗文化,拉近村民的关系。”郭锐在村里开了兴趣班,每到农闲就组织村民学秦腔、扭秧歌、扎花车、耍社火。最初小打小闹,后来渐成气候,先后组建了秧歌队、秦腔队、剪纸队、广场舞队……

   2019年春节,由郭锐设计并指导制作的花车“北京天安门”一经亮相,大受欢迎。该作品被红寺堡区群众选为社火展演第一名,郭锐也因此获得5万元奖励。

   “花车是乡亲们一起完成的,同住一个村,大家关系和谐是最重要的。”郭锐说。

   目前,红寺堡区共打造特色文化大院26家,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和文化培训。在文化能人带动下,红寺堡区已催生出90个文化示范户、732名移民文化人才、28支农民演出团队。蓬勃发展的群众文化,成为红寺堡人和睦相处、融合共治的“润滑剂”,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