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历史经验
来源:中国民族报 彭无情 周普元 发布日期:2021-02-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新疆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出土的彩塑菩萨头像。石建杭摄

新疆策勒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的千手千眼观音残像(复制品)。 石建杭摄

  近日,央视热播的八集历史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从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四个维度,向公众讲述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脉络。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新疆广袤土地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新疆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新疆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新疆自古以来是多种宗教文化汇集之地,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表现为“多元一体”宗教文化格局,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历史经验。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三个专题《宗教演变史》(第五集《多教并存》、第六集《互鉴通和》)用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以一简一牍、一砖一瓦、一城一窟、一图一画为经纬,展示新疆文化扎根中华文化,吸取养分、枝繁叶茂的事实。如新疆地区的古老清真寺采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福禄寿喜、梅兰竹菊等中国文人画艺术装饰着宗教的殿堂;多种宗教场所比邻而居,和谐共存,揭示了在新疆这个多民族文化、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怀抱中孕育发展、互鉴通和,展现新疆宗教关系和睦和顺的历史和事实。

  ■ 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地区,自史前时代开始,原始宗教、萨满教、祆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此消彼长。17至18世纪,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又相继传入。回望历史,一教或两教为主、多教并存是新疆地区宗教格局的特点,交融共存始终是新疆地区宗教关系的主流。

  从远古时期开始,新疆就流行多种原始崇拜。在早期,人们信仰的对象呈现多元化,以自然物为主,形成了新疆远古各部族的早期宗教信仰,包括动植物崇拜、日月星辰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如新疆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先民以太阳为图腾崇拜对象。萨满教融合于各民族文化之中。直至今日,当维吾尔族穆斯林进行麻扎朝拜时,依然会集体跳萨满舞,麻扎的周围仍然围着一圈挂了羊头、羊皮、布条的木杆。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中,也都程度不同地保留了萨满教的遗俗,其中尤以哈萨克族最为典型。

  4世纪至10世纪,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佛教逐步在新疆兴盛发展,并形成于阗、疏勒、龟兹、鄯善、高昌等几个著名的佛教文化中心。由于地域特色的差异,各地佛教文化也呈现出多样性。外来宗教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吸取营养,枝繁叶茂,这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基本景象。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形成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古代新疆与新疆民族文化相融合,则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西域佛教”。同时,汉传佛教文化在高昌、龟兹、于阗等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昌回鹘佛教主要属于汉传佛教体系。

  大约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喀喇汗王朝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伊斯兰教以及阿图什大清真寺的建立,是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两个重要标志。公元960年,伊斯兰教被定为喀喇汗王朝的主要宗教。当时,萨图克·布格拉汗父子强行推广伊斯兰教,遭到其他宗教的抵制,佛教信徒及其他宗教信徒表现出强烈不满和反抗,各地动荡不安。此后,伊斯兰教与佛教在于阗、龟兹等地角逐,伊斯兰教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得以快速发展,而北疆的宗教则仍以佛教为主。

  到了16世纪初,伊斯兰教取代佛教成为新疆主要宗教,新疆的宗教格局也演变为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共存格局。当地居民原来信仰的祆教、摩尼教、景教等逐渐消失,佛教、道教仍然存在;伊斯兰教成为一种区域文化现象,但并没有消解佛教、景教、祆教、摩尼教和萨满教等宗教文化的影响。17世纪初,卫拉特蒙古人(16世纪以后,在今新疆地区活动)接受了藏传佛教。约自18世纪始,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相继传入新疆。

  宗教关系不和谐是祸。新疆历史发生过不同宗教或不同教派的冲突甚至战争,使地区文明成果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尤以南疆17世纪伊斯兰教“白山派”与“黑山派”之间的教权之争最为激烈。这场纷争及其引发的战乱整整持续了一个半世纪,给南疆社会、特别是维吾尔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维吾尔族文化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历史教训极其深刻。

  ■ 古丝绸之路上,数千年间,各种宗教东来西往,它们在中国的新疆交汇融合。今天的新疆地区,许多独特的生活习俗、建筑遗存、经文典籍,都诉说着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新疆各种宗教,在中华文化的浸润下,彼此互鉴,彼此融合,与所在社会不断相适应的历史。

  就维吾尔族的先民来说,在伊斯兰教尚未传入的时候,曾经信仰过原始宗教、萨满教、佛教、祆教、摩尼教和景教等多种宗教。此后,在一部分人信仰了伊斯兰教的情况下,另一部分人仍然是佛教徒、景教徒或不信教者。而且这些宗教直到今天仍然以文化的形式存在于维吾尔族之中,伊斯兰教既不是维吾尔族等民族天生信仰的宗教,也不是其唯一信仰的宗教,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

  各种宗教在新疆多元并存,相互渗透、相互吸收。伊斯兰教同样受到其他宗教文化的影响。例如,南疆地区一些清真寺的壁画、雕刻有非常明显的西域佛教文化艺术的遗风。莎车县加满清真寺的梁坊上有佛教文化中的莲花、祥云和金色光环色彩等图案。建筑的风格也有本地文化特色,著名的库车额什丁和卓麻扎的陵墓就是一座平顶式、有廓檐和窗格的古建筑,而不是阿拉伯式的方基圆顶。景教在高昌回鹘时期呈现出与其他诸种文化相融合的特征,带有鲜明的佛教文化、摩尼教文化及萨满教文化的因素。吐鲁番地区景教寺院遗址出土的绘有持十字杖坐像的景教绢画“主教持十字杖骑像”和景教壁画“棕枝主日”,其画风融合了中原、印度、希腊、罗马及当地的风格,从而形成极富特色的造型艺术。

  ■ 互鉴通和,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推进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诠释了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历史经验。中华文化是和合文化,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互鉴通和模式是一种良性的文化和宗教生态模式,它的多样性、和谐性、开放性理念与现代社会的文化多元、宗教宽容以及平等、自由、和平的理念是相合的,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实现宗教健康发展”。构建新疆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引领新疆宗教工作,增进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厚植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社会土壤。用中华文化浸润新疆宗教,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是促进新疆宗教实现中国化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吸收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本培元,更加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对不符合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观念进行“自我革命”,自觉推进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新疆宗教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宗教研究中心)

《中国民族报》(2021年2月2日 07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