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动赫哲族伊玛堪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来源:中国民族报 □ 侯儒 发布日期:2021-02-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学员在同江市八岔伊玛堪传习所练习演唱伊玛堪。 王建威摄

  伊玛堪是赫哲族独有的世代传承、口耳相授的民间说唱艺术,以赫哲语叙事,散韵兼行,通常在无伴奏情况下由一人即兴表演,被誉为赫哲族的“民间文学宝库”“百科全书”。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对伊玛堪进行采录、整理和研究。2006年,赫哲族伊玛堪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黑龙江省申报的赫哲族伊玛堪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党历来重视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推动了伊玛堪的保护与传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伊玛堪从几乎绝迹到“大唱”“小唱”(依据节目类型和演出风格作出的分类)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二是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等梯次分明的代表性传承人队伍;三是代表性传承人说唱和传承能力不断增强;四是赫哲语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五是伊玛堪的社会认知度日益提升;六是初步形成以伊玛堪为中心的独具特色的演艺和旅游相关产业。

  伊玛堪作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产生于三江流域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根植于赫哲族朴素自然的人文环境。为了加强伊玛堪保护传承,从2008年开始,相继成立了佳木斯市伊玛堪传习所、佳木斯郊区伊玛堪传习所、街津口伊玛堪传习所、饶河县伊玛堪传习所、八岔伊玛堪传习所和同江市伊玛堪传习所等。传习所内,代表性传承人定期开展传习活动,为保护和传承伊玛堪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要结合时代需求,在保护中传承发展伊玛堪,在发展中保护传承伊玛堪,打造文化艺术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保护传承意识。伊玛堪是赫哲族民间文化的精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注重提升群众保护传承伊玛堪的自觉意识,深入挖掘伊玛堪的价值。在制定伊玛堪保护方案、规划项目时,应当进行广泛调研,邀请传承人共同协商,充分调动传承人的责任感和参与积极性。应加大引导、表彰、奖励等力度,鼓励青少年参与伊玛堪传承活动,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出版发行有关伊玛堪的影音产品。通过举办伊玛堪大赛、传统节庆活动、文化博览会、文化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伊玛堪,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伊玛堪保护传承的积极性。

  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代表性传承人是伊玛堪的传承主体,在伊玛堪传承和发展中至关重要。当前,赫哲族伊玛堪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大多数面临老龄化、待遇较低等问题,要对传承人给予更多关怀。除了对代表性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荣誉外,还应在经济上采取多种方式给予补贴。例如,可以分类分级制定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授徒传艺补助标准,落到实处,对有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传承人和学员给予政策优惠或者资金支持,激发传承创作热情。要加快伊玛堪年轻代表性传承人认证工作,建立传承梯队,把更多优秀的赫哲族文化艺人纳入保护传承体系,并建立规范的传承人授徒档案,使传承人队伍结构多元化。按照“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要求,制定代表性传承人培养的短、中、长期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学员进行业务指导,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

  加强数据库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文化”的优势,整理现有的伊玛堪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处理,包括文本校正、增补曲谱和内容注释、补充伊玛堪歌手音像资料等,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代表性传承人的备档音像资料进行动态管理。

  加强学术研究。将伊玛堪等非遗项目纳入学术研究视野中,组织学者深入赫哲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收集资料。深入研究伊玛堪家族式、社会式传承方式,重点解决传承人“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等问题。为相关部门制定保护传承伊玛堪的政策提供智力支持,为打造伊玛堪文化品牌献计献策。有条件的院校可建立伊玛堪研究实践基地。

  加强创新融合发展。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等理念,促进伊玛堪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伊玛堪品牌建设。要创新内容,注重发掘伊玛堪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高校、地方文化机构和文艺团体,创编伊玛堪新曲目,打造伊玛堪舞台文艺精品。要创新形式,在保留传统特色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2015年,由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和黑龙江省望奎县文广新局联合推出的中国首部赫哲族伊玛堪皮影戏《西温莫日根》,就是对伊玛堪保护传承的新探索。2017年编创的大型赫哲族伊玛堪歌舞剧《拉哈苏苏》以伊玛堪传统经典故事为基础,经过二度创作,再次搬上舞台,深受观众欢迎。应总结上述经验,继续研究推出精品文化大戏。要创新舞台,将伊玛堪与现代美学和符合当代大众审美的艺术形式进行合理整合,用新的技术手段和现代观念赋予伊玛堪新的生命。伊玛堪的精髓在于有说有唱、说唱结合,创新要抓住其本质,保持伊玛堪的真实形态,坚守本真性。

  加强文化空间建设。生活场景是带动文化发展的必要空间。伊玛堪源于赫哲族渔猎生产生活方式,可以将伊玛堪保护工作与赫哲族民俗文化体验区、渔猎文化体验区等建设项目相结合,在原生态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化区域构建保护伊玛堪的文化空间。立足旅游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依托“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和同江市打造的“三区一带”旅游格局(即城区赫哲族传统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街津口赫哲族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区、八岔赫哲族渔猎文化参与体验区和赫哲文化辐射带),围绕“伊玛堪+渔文化”等主题,探索民族文化旅游新模式。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