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民族团结
来源: 王家富 向婧 发布日期:2021-05-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脱贫致富的湄潭县农民自编自演花灯戏《十谢共产党》。 瞿欣含摄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红色基因+民族团结”创建模式,不断谱写革命老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今年1月,遵义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唱响红色主旋律

    在遵义这片沃土上,红色印记遍布各地,各族群众传承着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的精神。遵义市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众多的优势,发挥红色基因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激励作用,让红色成为创建工作最亮丽的底色。

    “红馆”布设到哪里,创建就跟进到哪里。以丰富的革命遗址资源为依托,遵义市积极创新载体,丰富宣传教育手段。遵义会议纪念馆发挥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以“走好民族团结进步初心路,奋进共同繁荣发展新长征”为主题,以“三区一讲堂”(党员宣誓区、党史教育区、党性教育区、长征红色讲堂)为载体,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在国民教育方面,遵义市大力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创建省级、市级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31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88所、民族教育“双百”工程特色示范学校5所。积极推动“长征故事”和民族文化进校园,广泛开展“宣讲红色文化”“寻访红色足迹”“铭记红色历史”“唱好红色歌曲”“读好红色书籍”“写好红色感言”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在干部教育方面,遵义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纳入遵义市委党校(遵义干部学院)教学计划和干部任职培训、公务员入职培训内容,不断增强各族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遵义干部学院、四渡赤水培训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每年培训全国各地干部15万人次以上,通过现场观摩、上党课、讲党史、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长征路等形式,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社会教育方面,遵义市深挖红色资源,追寻红色根脉,依托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等红色阵地,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街道、社区创新打造“开放型红色街巷”“共享型红色场馆”“集约型红色讲堂”,促进创建载体多样化、形式灵活化、内容生动化;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我们的节日”“送温暖上门”等宣传及慰问活动,把党史国情、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送到千家万户。

    传递团结正能量

    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中华仡佬文化园内,独具特色的建筑和丰富多彩的展陈内容,展示了道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成就、深厚的仡佬文化和绚丽的民俗风情,进一步激发了各族群众热爱美好家园、共建文明家园、维护民族团结的积极性。在创建工作中,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突出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优势,在挖掘、保护、传承上发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文化认同。

    遵义师范学院作为革命老区的高等院校,注重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依托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将红色文化与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以思想引领、学业支持、生活服务为重点,以职教援藏为抓手,引导各族学生爱党爱国,促进各族学生全面发展。

    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抓创建促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贵州茅台集团以“红心向党、忠心报国、匠心强企、初心为民、仁心铸梦”为理念,把弘扬中华传统工艺与红色资源禀赋相结合,建设“五心茅台”企业文化……

    在创建工作中,遵义市始终尊重和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紧扣“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着力培育示范典型。2012年以来,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单位7个、省级示范单位174个、市级示范单位306个。

    遵义市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包括“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杜富国,201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徐德光、周廷猛,“全国最美乡村医生”方晓美,“全国公安爱民模范”陈如亮等。2019年,李月亚、郑红娇等4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先进典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引领着民族团结进步风尚。

    谱写奋进新答卷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在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一首由农民自编自演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广为传唱。远山含黛、近水添秀,在党的关怀下,田家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生活环境优化提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享受到发展红利的老百姓用质朴深情的语言,从吃饭、穿衣、上学、就医、交通、养老等方面,对党的政策进行宣传,对党的恩情由衷歌颂。

    龙凤村在创建工作中,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带动各族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通过实施“党建+创建”四项行动,从产业发展、农村改革、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内涵,激发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走进遵义市新蒲新区礼仪街道平庄社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标语随处可见。该社区生活着汉、仡佬、苗、土家等11个民族的居民。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服务支撑、活动助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社区。特别是在重大节日期间,各族居民欢聚一堂,品美食、赏节目、话家常,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已成为增进邻里感情、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法宝。

    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遵义市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激励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