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栽民族团结之花 共享繁荣发展硕果牟定县共和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产业基地”典型案例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发布日期:2021-07-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牟尼村委会位于牟定县城西部,距县城2.1公里,交通便利。全村辖9个牟尼村委会位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10324290人,其中少数民族187人,分别有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回族、傈僳族、苗族、壮族8种少数民族,有耕地3330亩,其中水田2220亩。牟尼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群众收入主要以水稻、烤烟、蔬菜种植为主,经济收入来源单薄,如何寻找一条带领广大农户经济持续稳定增收的路子,成为了村“两委”班子孜孜以求的目标。

    20138月,牟尼村委会在充分挖掘牟尼村交通便利、水源丰富、气候适宜、土地平整等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对土地承包及流转管理,从昭通引进9户种植大户在牟尼村委会习大河村发展以玫瑰为主的花卉种植。目前,该基地共投入资金1722万元,花卉种植大户由起初的9户发展为63户,面积从84亩发展到1850亩,种植品种由原先单一的玫瑰花发展为蓬莱松、火龙珠、非洲菊、玫瑰、康乃馨、百合等26个品种,年产值达3600多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到基地务工3400人次,人均增加年收入5000元。

    产业链上建支部

    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把产业发展作为持续稳定各族群众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党建扶贫双推进中,牟尼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实践“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成立茂缘种养殖联合党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上,让党员聚在产业上,使群众富在产业上,把信心树在产业上。联合党支部在带动花农增收的同时,带动各族人民群众实现就近务工,年均增加收入8000元以上,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实现了建强一个支部、种好一片花卉、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田间地头树先锋

    始终坚持把发展产业致富作为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在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党支部以“一亮四带(党员亮身份和承诺,带头学科技、带头示范种、带头讲诚信、带头传帮带)”活动和“三培养(把一般群众培养成种花骨干,把种花骨干培养成致富先锋,把致富先锋培养成党员)”工程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党支部10名党员带头种植花卉75.7亩,牟尼村2名三职干部带头种植27亩,12名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帮扶24户农户种植120多亩,带动花卉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紧扣发展强服务

    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联合党支部依托专业合作社,建立市场行情对接机制和传教帮带机制,全方位为党员群众和花农服务。在市场行情对接方面,与昆明斗南花卉市场销售处建立了微信群,将每日鲜花交易量、价格走势及时反馈给每位社员,各社员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和规模,确保了种植品种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降低了市场风险。在传教帮带方面,采取外聘专家、内请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培训11480余人,并从花卉种植的每一环节进行一对一技术帮扶,提升了群众种植技术和水平,提高了花卉产量和品质。同时,采取统一购买种苗、统一种植管理、统一市场销售的发展模式,解决技术、资金难题,消除风险顾虑,坚定群众推动花卉产业发展信心。

    共建共享增效益

    始终坚持让各族人民群众进一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理念,统筹结合实现共建共享发展格局。201610月,村党总支紧紧抓住国家“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示范县”的重要历史机遇,坚持以“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争取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00万元,流转土地60亩,建成72个标准化大棚,与2013年至2020年建成的1830亩花卉连为一体。目前,有18个村984户群众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花卉种植,每年每亩土地可分股利1200元。按每个工日管理3个大棚,2240个大棚共需747个工日,以每个工日60元计算,每年可为群众务工收入增加600万元左右。在村集体增收方面,牟尼村委会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团结奋斗谋振兴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拼搏奋进新时代 凝心聚力开启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事业新篇章。团结促发展,发展筑团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族人民应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共同奋斗,携手并进,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业发展经验,推动全村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十四五”期间,村党总支力争发展和带动周边地区种植花卉达5000亩,年产值达14400万元以上,努力将该花卉创业园打造成农民收入的增长极、休闲观光的集散地、农业庄园的示范区,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携手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