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70年办学成就巡礼(之二)丨用高质量科研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
来源:中国民族报 耿新 杨鸣明 发布日期:2021-10-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建校70年来,中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始终与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各民族人才、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立足学科前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政策理论研究,加强学科资源整合和研究方向凝练,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以高质量科研助力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为服务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始终以服务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为己任

  70年来,中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始终聚焦民族工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书写了民族高校科研发展的奋进之笔。

  上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严学宭等学者参加海南黎族、苗族等社会历史调查、土家族语言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为国家确定黎族、京族、土家族提供了依据;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历史学家岑家梧教授参加全国人大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为海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上世纪80年代,刘孝瑜、彭英明、段超等专家参加湖北民族调查,为湖北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的设立提供了科学依据。进入新世纪,学校组织专家学者聚焦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服务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陈达云教授、雷召海教授等承担完成的《贵州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为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供了参考。

  利用自身科研优势,主动服务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刘学群教授团队培育的耐寒、抗稻飞虱病虫害的新型水稻品种“骏优2号”,获得湖北省新品种认定并在武陵山区推广累计达60余万亩。宋发军教授团队人工繁育的“七叶一枝花”技术,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帖军教授团队开发的“有机硒茶质量管理与追溯智能系统”,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集生产、检测、监管、追溯功能于一体,突破了传统有机硒茶产地、生产方式及质量难以追溯的局限。

  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十佳科普使者韩晓乐,以“科学家、疫苗、复工复产、无症状感染、病毒溯源”为主题的系列科普抗疫微视频,上线“学习强国”、人民网、央视网等平台,受到广泛关注。学校多渠道开展实施青少年、社区居民和民族地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国家民委“科普边疆行”活动,为广西、西藏、新疆等边疆民族地区提供科普服务。

  致力科研攻关主战场,奏响科研创新主旋律

  自然科学研究围绕民族地区独特的资源和亟需解决的技术难点进行技术创新。李金林教授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菱锰矿高效综合利用及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有效解决了广西锰矿资源富集区的电解锰的清洁生产工艺、锰渣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矿区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覃瑞教授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组深入武陵山片区内的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的71个县(市、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与研究工作,行程近20万公里,建成武陵山区植物资源网站与我国民族地区特色生物资源大数据中心。梅之南教授聚焦“民族药新品种研发及其关键创新技术”,研发创制出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等多种民族医药新品种。万定荣教授主导制定的中药材艾叶国际标准,是湖北省首个中医药国际标准,主编的《中国毒性民族药志》是国内第一部大型毒性民族药专著。

  社会科学研究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学校承担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研究》《南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研究》等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主持文旅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等国家级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完成教育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报告》项目,有力地服务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王兆鹏教授开发的数字技术与中国古代文学结合的文学编年地图,不仅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也为全国大中小学传统诗词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视化手段。

  协同创新,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

  目前,学校已建成5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立项建设了3批校级学术团队、咨询服务中心和工程中心,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梯次布局。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凝练研究方向,科研创新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催化转化与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面向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能源催化、环境催化、资源转化、节能储能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材料创制和核心技术创造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了国家民委和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伊斯兰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湖北新型智库“湖北全面小康研究院”、国家民委“中国城市民族与宗教事务治理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方向明确、专业特色鲜明、研究成果突出的重点研究平台。其中,湖北全面小康研究院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入选CTTI中国智库索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更加重视科研工作管理,成立科学研究发展院,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机构考核等规章制度,构建“全方位、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的科研服务模式。学校获得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当前,学校科研工作正稳步推进科研评价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培育和激发科研活力和动力,努力为高水平大学建设谱写新篇章。

  提质增效,支撑学科建设跨越发展

  主动适应民族工作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科研内涵建设,积极谋划科研“大平台、大团队、大交叉、大项目、大成果”。 “十三五”期间,学校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9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761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31篇;发表SCI期刊论文1373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4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7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研奖项123项;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互联网+中华文明”全国示范基地。学校位列2019年全国高校CSSCI来源期刊发文数量排行榜第86位,2020年度位列自然指数124位。

  科研特色进一步彰显,极大支撑了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型硕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涵盖10大学科门类的88个本科专业,获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国家级14个),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农科”项目5项。民族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为A-,全国排名第三,进入A类优势学科行列,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为B-。2018年,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民族学、化学、药学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相继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年,公共管理、药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个学科被遴选为国家民委一级重点学科。2021年,学校申报化学、生物学等2个博士授权点,已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学校学科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中南民大科研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科研发展质量为核心,以推动科研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主题,以加快科研放管服改革为动力,以提升学校科研竞争力为目标,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地区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不断推进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