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将“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升级
来源:光明网 徐琳瑜 戴雨岐 发布日期:2021-12-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六年来,该论断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浙江湖州安吉走向全国乃至世界。2021年10月,在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出“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作为战略性的经济资源,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的秦巴山区地脉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区域内水系发达,拥有我国最优质的水源,更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区域内分布有多个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绿心”和“生态龙脉”。本文以我国秦巴山区为例,以将“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为核心目标,探索资源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为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建设提供重要的着力点。

  建设国家中央公园,优化区域环境现状。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秦巴山区一直是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热点区域。秦巴山区地跨甘、川、陕、渝、鄂和豫6个省(市),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是嘉陵江、汉江、丹江的发源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每年汇入长江、黄河及淮河的累计水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生态过程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在我国均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是国家级的自然遗产。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秦巴地区幅员辽阔,流域水系发达,拥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水质状况良好,水源涵养区水质整体以Ⅰ类、Ⅱ类为主,具有高度完整的水生态系统。但目前区域内对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及水源地的保护仍存在空缺,且大量的开发建设活动使秦巴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受到进一步的威胁。为保护秦巴山区的生态环境,尽快设立秦巴国家中央公园,是优化、整合区域内各类型保护地,构建秦巴山脉生态廊道,全方面维护秦巴地区的生态系统、提高其环境质量的有效方式。在秦巴山区贯彻“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国最高等级的自然遗产,改善区域资源环境现状,而且能为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生态保障,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绿色发展。

  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提高区域资源价值。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资源依赖”和“地理依赖”特征。秦巴山区自然资源总量大,提供了一系列生态服务功能。作为我国最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约为2.2亿公顷,森林植被总碳储量约为91.86亿吨。秦巴山区森林面积为2088.56万公顷,因此秦巴山区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9.49%,根据面积比例对秦巴山区的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进行估算,约为8.72亿吨。这表明秦巴区域碳汇的容量较大,具有开发碳汇林业的良好条件。

  除碳汇林业以外,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生态产业,不仅可以优化区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而且可以控制工业生产活动带来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调控作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绿色发展—资源价值提升—生态与经济同步”的良性循环。此外,将林业、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融合,实现单一产业到复合产业的转变,可以进一步丰富区域的绿色产业链,促进特色生态产业集群化发展,从而在保证地区人均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缓解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压力,实现地区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构建资源生态银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相较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秦巴山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过去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是多年来陕西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脱贫攻坚战以后,秦巴山区的百姓告别了绝对贫困,但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自然财富转变成为经济财富,还需要利用资源优势建立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从而有效地发展资源经济。

  在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中,可以基于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与配置,通过构建生态银行,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生态银行在保护生态、协调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生态银行,搭建买卖交易平台,将生态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融入市场体系,能够用盘活经济的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提高生态产品的补充供给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以水资源为核心,构建秦巴山区水生态银行,通过水生态银行形成不同的水权交易体系,对水资源的取用权进行出让、转让和租赁交易,使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偿使用。基于水生态银行,通过输水、受水区的水权交易,跨行业的水权交易和不同用水者之间的水权交易,可以促进秦巴山区的水资源在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再配合政府管制下的排污权交易,最终将环保行为逐渐转变为市场行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商品化、资源市场的良性运行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全国各个地区都以自身区域的发展优势为着力点,探索将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经济的具体实践路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危机,建立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模式尤为重要。秦巴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巨大的生态价值,是我国在实践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区域。将秦巴山区的“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以建设国家中央公园、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和构建资源生态银行为着力点,有利于探索区域资源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作者徐琳瑜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戴雨岐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王春雨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