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正洪 发布日期:2022-01-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1951年元旦,云南普洱专区3000多名各族人民在宁洱立碑盟誓,用盛大庄重的仪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衷心拥护。2021年12月22日,国家民委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会,强调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继承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努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出云南示范。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年来,各族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锻造形成了“一心向党、爱国奉献;团结到底、命运与共;坚守初心、奋斗筑梦”的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这也是各族群众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云南普洱专区各族人民以传统的盟誓形式郑重承诺:“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在党的领导下,云南各族人民通过“和平协商”和“直接过渡”完成了民主改革,同全国一道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云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勠力同心、奋力拼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谱写了团结奋斗的壮丽诗篇。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一座丰碑;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丰富内涵

  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彰显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感召力,体现了各族儿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民族团结誓词碑宣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认同。这一认同源自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拥护、对祖国大家庭的无比热爱,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的历史自觉。

  民族团结誓词碑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培育形成了革故鼎新、勇于发明的伟大创造精神,勤劳坚韧、自强不息的伟大奋斗精神,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伟大团结精神,向往美好、不懈追求的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心向党、爱国奉献”,是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核心理念。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制度好,各族人民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族人民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给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精神,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把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化为不懈奋进的报国之行,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云南篇章。

  “团结到底、命运与共”,是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力量源泉。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云南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真正实现了平等、自由、幸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就像生命线一般,扎根在云岭大地深处。

  “坚守初心、奋斗筑梦”,是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精髓要义。进入新时代,云南各族人民恪守誓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创造并弘扬了“不怕牺牲,无私无畏”的老山精神、“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接续奋斗。

  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深刻启示

  必须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政治保证。

  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这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要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必须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引领各族人民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云南发展,始终牵挂边疆各族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亲临云南考察、三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对云南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云南发展擘画蓝图、指引方向。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领袖嘱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动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牛锐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