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大学数学公共课课程思政教研体系——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书臣 周文书 刘强 发布日期:2022-03-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大学数学公共课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担负着提升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的重任。近年来,大连民族大学以“课程思政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研究”“大学数学公共课课程思政教研体系的建立与实践”等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以高等数学为主的大学数学公共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作出了有益探索,发挥了示范作用。

  把课程思政贯穿数学公共课教学全过程

  改进教育方式。学校注重将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理论研究。学校组织教师研读材料、申报课题、深化理论探讨,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目前,学校在数学公共课课程思政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教师的课程思政理论功底不断夯实,课程思政实践更加深入。

  建立健全思政课程教研体系。学校在原有教研制度基础上,制定大学数学公共课课程思政教研计划,加强课程思政培训。制定大学数学公共课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等,强化课程思政制度安排,每学期至少安排两到三次课程思政讲座,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数学公共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说课比赛,加深青年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水平。

  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学校加强培训、检查、指导工作,促进公共数学课教师落实课堂思政教学目标,分类施策,有的放矢。深入挖掘大学数学公共课程中的辩证法、认识论、数学文化、爱国主义精神,完善教学方案,让课程思政落实到每一节课。

  形成教研合力。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使教师全员、全方位、全程参与到课程思政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营造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破解数学公共课课程思政难点上发力

  解决数学课与思政结合难的问题。大学数学公共课以高等数学为主,大量的内容是17世纪西欧数学家创建的微积分,体系严谨,内容抽象。学校组织教师集中研讨,大力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数学文化、家国情怀、思维创新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在教育学生学好数学基础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举例来说,定积分中的“以直代曲”思想在中国古代数学中早已有迹可循,刘徽的割圆术和沈括的会圆术中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将定积分内容与中国古代数学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微积分的初始思想来源于中国,能够有效地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解决课程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大学数学公共课内容抽象,相比其他课程,比较枯燥。为提升课程吸引力,学校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把数学文化和辩证法等思政元素植入进去,让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知识改变世界、创造奇迹的价值,激发探索数学世界奥秘的热情,同时,更好地运用辩证法等科学理论,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解决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单一问题。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教师把课程思政内化成教育教学的核心成分。学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把激发学生学习动因的策略设计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策略设计作为重点,把过程性考核作为形成性评价方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鼓励教师教学创新,发挥特长,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课程思政。学校创新“高等数学课后小组合作学习”“预科高等数学自主学习”等模式,采取理论培训、公开课示范、观摩课演示等多种形式,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大连民族大学数学公共课课程思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数学公共课包括高等数学A、高等数学B、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每学期在线学生约7000人,数学公共课课程思政从高等数学A开始,现已推广到整个数学公共课范围。2020年,大连民族大学数学公共课中的高等数学A、高等数学B、线性代数课程被评为辽宁省一流课程,而这三门课程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课程思政。2021年,大连民族大学设立教改重大招标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研究”,深入总结并向其他学科推荐相关经验。今年2月,“大学数学公共课课程思政教研体系的建立与实践”项目获得大连民族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赴学校交流,推动大学数学公共课课程思政进一步开展。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