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泽: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发展|教育笔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2-04-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在这次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为新时代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创办的高等学府。“中央民族学院开学”作为党的重大历史事件被光荣写入《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入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在70年办学实践中,中央民族大学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准确把握办学历史方位,根据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及时优化调整服务面向和办学定位,逐步探索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已成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这既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全面体现,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的重要部分,更是学校肩负的重大职责和特殊使命。

  在学校前身延安民族学院时期,学校以培养抗战救国的优秀民族干部为己任,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前线以及其他革命最需要的地方输送了大批优秀民族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学校以培养各民族优秀干部、人才为己任,形成了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华民族认同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正规化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开放时期,学校以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民族人才为己任,形成了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教育模式。中央民族大学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成果充分体现学校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70年的办学历程就是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人才支持的发展历程。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行动自觉,是新时代学校赓续红色基因、秉承办学初心、传承立校使命的重大任务。学校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全面深化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思政铸魂、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有机结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多元交融“四位一体”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以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指导,以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树立共同体理念、全面增强“五个认同”为目标,确立了“突出思想性、增进共同性、促进融合性、调动全员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理念,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铸魂育人,强化思想引领,构建起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大模式”。

  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红色”思政铸魂体系。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5大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形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校本思政课为主干、以“四个共同”通识教育慕课为要件的校本特色思政课程体系。构建文化育人通识课程体系,打造“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明”“哲学与宗教”等九大系列“书香民大”通识课程体系,加强“中华文化”系列课程与教材建设,开设“中华文化概论”公共必修课,打造名师名家主讲中华文化课程品牌。构建特色型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体系,实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历史学、宗教学等专业思政建设,构建落脚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路径的课程思政体系,开设一批课程思政微课堂、微课程,打造各级各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构建与第一课堂无缝衔接的实践思政体系,实施国家重大活动思政育人工程,通过精心组织各民族师生参加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国庆70周年、建党百年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实施思政育人;构建实践思政体系,通过与民族地区结对共建开展支教、扶贫、创新创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等立体化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思政育人;打造“全链条”主题校园文化活动体系,通过原创推广“家园”“民族团结结对共建”“锦绣中华·魅力民大”“爱我中华”民族韵律操等文化活动品牌实施思政育人,引领各族学生把“红色基因”的光荣传统和“美美与共”的文化特质融进血液、铸入灵魂。

  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载体手段。搭建汇聚全校智慧的教育载体平台,建设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全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心等,大力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和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组建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把以民族语言分设的六个系合并为实体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搭建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条件与环境,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宣传平台,创办《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学术期刊,开设“民族团结进步之声”公众号等,搭建理论舆论宣传互补平台。构建党建有机融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机制载体,印发实施《中央民族大学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方案》,构建校领导班子全员参与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党建与思政有机融合、一二课堂全线贯通、思政与文化融汇互促的教育机制。

  生逢伟大时代,不负时代重托。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发新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将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扎根中国大地,奋进时代征程,坚定地走以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的拥护者、宣传者、践行者、引领者,为党和国家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各民族优秀人才。

  (作者为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