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真知 悟真谛 强本领 ——湖北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成效明显
来源:湖北省民宗委 向明 发布日期:2022-06-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21年8月,党中央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用“12个必须”高度概括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根本问题,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

    近年来,湖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关于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的通知》为抓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多措并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推动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湖北落地见效,走深走实。

    一、静下心来学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湖北省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会议组织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落实措施;省委、省政府于2021年10月27日召开省委民族工作会议。会议明确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新时代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各高校把会议精神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学院主体班教学内容,纳入高校师生教育培训内容,纳入民族宗教界人士教育培训内容,确保学习培训全覆盖;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相继举办了全省市州党政领导干部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培训班、全省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专题研讨班、全省民族宗教系统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等班次,培训人次500余人;省民宗委组织开展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为主题的全省第十三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成立省级宣讲团,统一编写宣讲提纲、制作宣讲PPT,分赴各地区和基层单位进行宣讲。截至目前,省级层面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省委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宣讲达到50余场,教育培训人次1万余人。

     二、敞开心来悟

    注重加强理论体系研究,充分发挥湖北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推进构建民族宗教理论实践研究体系,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民宗委在中南民族大学挂牌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省民宗委与高校联手,在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三峡大学分别设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宜昌、咸宁、荆门等地统战、民宗部门依托本地高校建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机构;积极推进组建湖北省民族工作专家智库,制定专家智库管理办法,深化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研究,2021年,调研课题成功转化为省领导批示、国家部委优秀调研报告以及采纳为政策文件5件;2022年立项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研究资助课题12件、交办研究基地课题9件。依托湖北省民族学会平台和各研究基地,圆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政策研讨会,汇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集》。

    三、沉下心来抓

    一是抓试点。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立德树人的一项基础工程,湖北省教育厅、省民宗委联合印发发文,召开全省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暨工作推进会,选取100余所学校开展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创建,明确试点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载体和方式方法,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建基地。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改造升级3个现有基地,新建2个教育基地。指导恩施州博物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文化馆、武汉市西藏中学3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行提档升级建设,进一步彰显示范作用。三是创品牌。按照突出主线、突出创新、突出价值的原则,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法,遴选7个创新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手段,推广武汉市江夏区试点经验,探索“互联网+民族团结·云创平台”新模式。四是树典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修订完善《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办法》,近两年命名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29个,全省47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持续深入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化政策教育培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培训主要内容,建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培训点78个,培训学员1.25万人次,湖北省3个城市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社区、家庭、岗位延伸,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