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结合部多民族聚居区交融之路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俊杰 发布日期:2022-06-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我国内陆省际结合部很多是多民族聚居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较为丰富,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协同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必由之路。贵州民族大学申雯清博士所著《湘黔桂三省坡侗族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以省际交界的民族地区——湘黔桂三省坡为例,把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全书共七章,计34万余字,资料详实、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是对省际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有益补充。纵观全书,其价值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运用综合的研究体系,理论和实践价值较高。该书运用经济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从理论角度提出了“软硬结合,四联三支”的协同模式,即硬件基础与软机制结合,政策、文化、利益、组织“四联合”,产业、城镇和交通“三支撑”,这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体化的举措。同时,该书以产业、文化、城镇、交通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具体考察湘黔桂三省坡区域的协同发展问题,既可供湘黔桂三省坡地区作决策参考,也可为其他省际交界的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借鉴。

  其二,采取多种研究方法,论据充分、准确、可靠。该书的论证资料,源于作者反复多次的实证调查和三省坡所涉州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材料。在调查研究阶段,作者着重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获取的资料具体、真实并较为系统。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作为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既要有定性的素养,又要有计量的技能。作者在写作中注重将经济学和民族学相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逻辑严密,环环相扣。首先是着力于选题的悟识、学术史的梳理与相关理论的把握,进行文本文献查阅、储备;其次是基于空间开发模式的构成要素对湘黔桂三省坡地区的产业发展、文化特点、城镇状况、交通条件等进行实地调研;三是在资料基础上运用区位基尼系数、离差法、中心城市职能与引力测算、交通设施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等实证方法进行测算与分析,对湘黔桂三省坡地区的产业结构、文化传承、城镇发展、交通基础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优化设计;最后是在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促进湘黔桂三省坡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构架布局与协同机制,并对未来协同发展提出建议与展望。在论证中,作者重视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较好地做到了论从据出。

  其三,论点及结论合理,创新点明显。湘黔桂三省坡地区经济协同发展是本书的主要论点,对于这一论点,作者构建了较为坚实的支撑体系,即理论依据、现实要求、主体内容、文化土壤、延伸载体、交通条件、优化建议等。作者认为,经济协同发展并非单个要素的协同,而是整体上的协同发展;文化具有经济价值,不仅能通过文化资本化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创造经济收益,还能协调解决经济协同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成为协同发展的粘合剂;中心城镇是“点—轴”系统的延伸载体;省际交界区的经济协同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硬件基础的发展与完善,更需强调软机制的配合与协作等。这些观点是对客观事实较为深刻的抽象和概括。作者提出,湘黔桂三省坡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应在“软硬结合、四联三支”的协同框架下,建立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跨行政区经济开发系统,这一见解及其论述体现了理论创新。

  其四,选择的田野点有特色、有典型性。湘黔桂三省坡地区地处湖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交界之地,是中西部过渡的关键地带,汉族、侗族、白族、瑶族、土家族、壮族、苗族等各民族在这里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协同发展将极大地巩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者系统梳理了湘黔桂三省坡地区的文化特色与社会关系,并提出整合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作开发、实现民族文化向资本化的有效转换、民间组织参与协作发展等文化协同发展路径,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