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大家谈】高向东、陈立鹏、李安辉: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来源:中国民族报 高向东、陈立鹏、李安辉 发布日期:2022-06-2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主持人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期,我们围绕“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这一主题,邀请3位专家学者探讨如何创造社会条件,营造环境氛围,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本期嘉宾:

  高向东(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陈立鹏(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李安辉(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教授)

  主持人:本报记者 牛锐、李翠

  高向东:发挥好城市促进互嵌的重要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历史上最快的经济发展以及最深刻的社会变迁,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是其中重要的变化之一,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在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要顺应时代要求,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内涵。空间嵌入不仅包含居住空间概念,而且与文化、交往等多个维度充分融合;文化嵌入更多是从文化融合和认同角度反映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状态;经济嵌入是各民族在职业、经济行为等方面的融合状态,不仅指收入水平都提高,还强调各民族在经济活动中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社会嵌入包括人际交往、闲暇生活、婚恋交往、子女教育等层面,从更为普遍的角度反映出各民族融合状态;心理嵌入主要体现在居留意愿、偏见与歧视行为、身份认同等层面,心理嵌入水平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是各民族在共同空间场域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样态,理解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不能只从空间场域构成要素本身去理解,更需要从各民族和谐共生的历史“全部图景”去追本溯源。只有从历史的镜鉴中去深入剖析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内在根由,才能深刻把握民族关系的本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既不只是空间场域的机械集聚,也不只是生存空间的混居,而是强调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是社区更高层次发展的居住模式,是现代化生产对于各民族空间场域结构的重塑。现代化生产方式是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客观基础,重构了人们的共同生存空间,实现了社会关系的深度关联。历史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关联,以及特定主体在一定时期的生存发展状态。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滋养了各民族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因此,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是系统化的嵌套结构体系,不是“1+1”的机械相加,而是社会性结构要素与各民族价值认同的深度全方位嵌入,是价值秩序认同内化的过程和样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新时代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但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样。城市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空间场域,在城市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在政策的制定上,要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很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已经工作生活了多年,但仍然局限在亲缘、地缘和业缘等初级社会支持系统中,交往对象单一、社交范围狭窄,不利于融入城市。城市化是大势所趋,推进城市化建设,要不断改善“城中村”等流动人口聚居区的住房条件,完善住房配套政策,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融合,提高城市化质量。

  做好服务管理工作。要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工作合力。健全和完善涉民族因素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输出地与输入地的联系沟通协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语言文化培训。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语言文化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各族职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城市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要引导网络学院、社区学校等面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积极开展培训,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更好融入城市。

  凝聚各方合力。要积极发挥社会团体作用,广泛联系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全方位融入城市社区。构建市、区、街道(乡、镇)三级联动的社会工作网络,优化社会服务,共同推进民族工作。

 

  陈立鹏:推动心理嵌入的着力点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体现在各个方面,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重要途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什么是心理嵌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心理嵌入就是心理交融,各民族心理交融是指各民族在相互尊重、包容差异的基础上,以社会融入为条件,在文化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包容与认可,最终实现心理层面的认同。

  为什么要促进各民族心理嵌入?首先,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心理嵌入有利于深化各民族对民族关系的认知,实现各民族之间从“部分了解”到“全面了解”的质的飞跃,对于拉近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减少偏见、增进感情等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来看,心理嵌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真正将彼此视为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的家人,密切关系,促进和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心理交融圈。第三,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来看,心理嵌入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和衷共济、共同繁荣,对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应当如何促进各民族心理嵌入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守望相助、共同发展。多民族、多文化不仅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有利因素。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与多样,并非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统一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密不可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取长补短、交融发展,在各放光彩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为丰富发展中华文化提供了养料。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各民族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各民族友谊。不同民族之间建立起来的友谊,是一种积极的群际接触,有助于从心理层面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一方面,要重视社会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引导各民族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让各族群众交得到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同时,要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民族成员特别是年轻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鼓励各民族在日常学习、生产生活中建立深厚的友谊。此外,可以利用春节、“三月三”等传统节日,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

  三是鼓励积极接触,消除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个体基于社会分类而对社会群体持有的固定化、僵化的印象,消极刻板印象会导致偏见与歧视的产生,不利于民族团结。采取措施减少刻板印象和偏见,有助于促进心理嵌入。首先,根据群际接触理论,不同民族之间的积极接触会改变民族之间认知上的偏差,减少消极刻板印象和偏见。因此,要鼓励各民族积极接触和交流,促进各民族更深入地了解彼此。其次,个体对于其他民族的认知和态度常常受到父母、教师和同伴的立场和态度的影响。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各民族青少年和睦相处。此外,要加强舆论引导,发挥文艺作品、各类媒体的积极作用,增进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减少认知偏差。

  四是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指个体对属于中华民族这一命运共同体在认知、情感和意志上的统一。民族认同的形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内在的自我认同,它是在血缘、语言、家庭环境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另一方面是个体外在的自我认同,它产生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往往受到文化、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构建国家记忆、提炼文化基因、巩固思想基础来增强个体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首先,应当构建生动、完整、鲜明的国家记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应当不断挖掘、整理、宣传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形成共同的国家记忆。其次,应当从史料中发现和提炼体现中华民族共性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基因。历史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又会深刻影响心理,要充分利用历史形成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基因,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文化认同。第三,要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帮助、共同奋斗,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李安辉: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要把握五个维度

  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创新举措。社会结构、社区环境,是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重要方面。其中,社会结构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广义的社会结构,也包括城乡、阶层、人口、就业、收入等狭义的社会结构,社会环境包括居住格局与空间环境等。要通过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要把握好空间共聚、文化共享、经济共融、社会共治、心理共识等5个维度。

  空间共聚。空间是各民族成员日常生活、生产与学习的共同场所,是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场域。当前,空间的类型已由传统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二元空间演化为物理、社会、信息多元空间。物理空间是一种静态实体空间,主要包括各民族日常生活的地理区域、自然环境与居住格局等;物理空间互嵌的实质是各民族生活、生产、学习的实体空间互相嵌入。社会空间包括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科学、文化、技术等基于人类活动演变的人文环境,以及因政策、制度、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等因素而重塑的社会环境;社会空间互嵌主要是指社会规则共通、民族共生共存、族际互动交融、文化共建共享等。信息空间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第三空间,当前,信息传递呈现多种形式,既有现代快递物流,有传真、电视、电话等有线通讯传输,也有收音机、移动通讯等无线通讯传输,还有直播、短视频、融媒体、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形态融合并存。

  文化共享。一是文化共创。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英雄史诗,万里长城、都江堰、赵州桥、坎儿井、大运河和故宫、布达拉宫等伟大工程,都是中华文化瑰宝。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多姿多彩。二是文化共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和记忆。要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符号的历史文化内涵,树立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三是文化共传。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魅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要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经济共融。民族地区存在着多种经济形态,如农耕经济、畜牧经济、渔猎经济等,经济形态的多样化有利于经济交往、互惠互利互补。各民族共生互补的经济纽带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是穿越千年的文明古道,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济纽带;胡椒、胡萝卜、胡桃、番茄、番薯、洋葱、洋姜、洋芋等农作物,从区域性经济作物逐渐发展成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农产品。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没有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社会共治。社会共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的体现,是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重要保障。社会共治需要规范行业自律,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在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达到协同共治的目的。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共同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这是社会共治的基础。中华民族大家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共同性是社会共治的前提条件。我国构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社会共治的重要因素,尤其民族团结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来说,是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新时代,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着力点放在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需要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社区民生保障服务,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推进“政府+行业+社会组织+群众”共同发力的互嵌式社区建设。

  心理共识。共同的心理认同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自古以来,大一统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念,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心理互嵌的重点是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对本民族的认同,另一个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更高层次的认同。要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之,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各要素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把握好这五个维度的关系,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