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水平和质量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金林 发布日期:2022-07-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是新时代高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回应。高校要充分认识新时代“三全育人”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新时代“三全育人”的内涵要义,全面落实新时代“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湖北省来凤县开展“青蓝计划”活动,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中南民大供图

  深刻把握“三全育人”的内涵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育人工作,多次强调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三全育人”工作,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三全育人”的科学内涵,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全”是关键。“全员育人”即人人育人,强调的是育人的主体要素。就国家而言,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是育人主体,都承担育人责任。就学校而言,校园内的任何组织、每个人都是育人的主体,都应承担育人责任。这里的“组织”既包括校内各单位,也包括各基层党组织、党支部、各级群团组织以及各科室、教研室、实验室等;这里的“个人”既包括从事教学管理服务的广大教职工和其他校内人员,也包括学生自己,也就是说学生既是“育”的对象,也是“育”的主体。因此,学校应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汇聚全员智慧、发挥全员作用,实现全员都育人、全员都会育人、全员都能育好人。“全过程育人”即时时育人,强调的是育人的时间因素,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宏观层面讲,就是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贯穿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从学校层面讲,就是指从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开始,一直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从白天到晚上,学校都精心安排,将育人贯穿始终。“全方位育人”即处处育人,强调的是育人的空间因素,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如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评奖评先、学风考风、社会实践、贫困资助等进行育人,这些空间不仅包括现实场所、虚拟空间、心理健康等领域,也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领域。

  高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探索构建“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一体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创新育人方式方法,提升育人综合能力,凝聚育人强大合力,从学生成长成才切题精准育人,从细微处入手精巧育人。教师要对标“四有”好老师标准,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党员干部要对标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四个特别”要求,树牢育人理念,立足岗位育人,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服务保障的高质高效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强化科学管理、高质服务对道德涵育的保障功能,聚焦育人要求,为师生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大力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服务良好、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学生要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育人中育己,在育己中育人。

  “育”是中心。教育不是工业生产线,人才不是工业产品,不能走统一工艺、统一规格的批量生产道路。“育”就是要树立培育“生长品”的生态思维,就是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就是要将育人工作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聚焦思想和实际两端,着眼于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实际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让育人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更为喜闻乐见,切实把育人工作贯穿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之中,使育人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见实效。“因时而进”,就是要紧紧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推进育人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载体平台创新,切实增强育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因势而新”,就是要根据时代趋势,创新理念思路,善于将育人工作置于世界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大势之中,用中国梦来拨动学生心中的家国情愫、奏响社会发展的时代强音,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新时代的引领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人”是根本。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大学阶段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储备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拔节抽穗期,恰如水稻种植,既需育种、耕田、插秧,更需源头活水来漫灌滴灌,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为“高产”“抗逆”的“超级稻”。“三全育人”落脚点是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价值观端正、知识丰富、能力全面的人,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价值观端正的学生,高校必须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人品,引导他们用智慧和能力服务于国家、民族和人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知识丰富的学生,广大教师就要不断提升知识传授的宽度和广度,让学生用哲学的、科学的、艺术的、历史的等多种方式把握世界,不断提升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培养能力全面的学生,就要教育引导学生明白掌握知识的目的不是做“两脚书橱”,而是要激活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思想智慧、外化为行动能力,具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把强化使命担当作为重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提高分析问题、明辨是非和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结合起来,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

  “三全育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校要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工作要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提高政治站位,贯彻育人要求。育人是高校的“天职”“本职”。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水平,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

  聚焦根本任务,树牢育人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在育人主体上实现从“单”向“全”的转变,充分挖掘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管理干部、后勤服务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多岗位的育人要素,将育人职能贯穿其工作始终,实现“教”与“育”、“管”与“育”、“服”与“育”的融合贯通。要在育人过程中实现从“分”到“合”的转变,从条块分割转向协同配合,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阶段,覆盖到各年级、各班级、各寝室,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以“六个下功夫”为着力点,即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育人空间上实现从“点”到“体”的转变,实现由点到线、聚面成体,做到面面俱到、多体联动,推进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向各学科有机渗透,让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同向同行。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育人机制。全面加强对“三全育人”工作的领导,将“三全育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极端重要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进行专题研究。重点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等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升学生工作队伍职业能力,营造队伍集体荣誉感、使命感,着力构建新时代学生工作新格局。建立和完善学生“四自”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成为笃信好学的模范者、校风学风的建设者、规章制度的践行者、管理工作的参与者。

  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育人效能。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育人制度进行梳理完善,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规范“三全育人”工作,增强制度的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强化制度的执行,充分发挥制度治理效能,将管理制度的要求、具体工作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对学生既要厚爱也要严管。统筹制度管理“管得住”和“管得好”,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从严育人,做到纪律约束与教育培养相结合。加强和改进方式方法,因人施策,科学施策,做到育人工作线上“键对键”和线下“面对面”相结合。牢固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动,建立常态化机制,构建家校协同共教、共管格局。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后勤保卫等部门协同联动,挖掘育人元素、强化工作举措,共奏育人“合奏曲”。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将“三全育人”工作纳入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为育人工作提供支撑。

  密切联系师生,狠抓育人作风。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密切联系师生,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大兴调研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三全育人”工作上下苦功夫、硬功夫、实功夫。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晚值班制度、联系和深入学生制度、带头讲思政课制度等,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强化干部履职要求,保证精力投入,加强辅导员和班导师岗位职责的培训、教师教学和课堂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班级管理、整体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质量,加强课堂管理,进一步改进教师的作风,明确教师是课堂第一责任人职责,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课堂就是教师“三全育人”的“主战场”。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从精力投入、问题防范等多层面考察工作实效,防止“把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好了”,真正做到有效管理。

  完善责任链条,落实育人责任。树立“三全育人”工作上下“一盘棋”的理念,进一步明确定位、厘清责任,真正把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重点强化学生管理部门、人才培养单位、安全保卫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单位的职责,进一步厘清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的职责和责任,做到职责明、责任实、运行畅。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党员干部履行“三全育人”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情况、各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三全育人”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