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农,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何雄浪 王诗语 发布日期:2022-10-1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又一主要经济形态,其所带来的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面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数字化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加强数字赋农,以数字化、信息化为载体,使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

  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农业是农村的核心产业,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经济把各经济主体融合在同一经济发展空间,可实现信息共享,提升传统农业价值,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在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强化农业数字科技创新供给。民族地区要积极搭建信息资源平台,补齐新型基础设施短板,以5G、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农村物联网为基础,整合智慧农业、基础资源等,实现农业信息数据共网共享,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先导性物质条件。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族地区要强化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农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践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思路,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要发挥数字经济有利于畅通经济循环的优势,加快建成一批智慧物流配送中心,打造线上门店,使农产品搭上“走出去”的快车道。例如,西藏自治区不断完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促进数字技术快速向农业延伸和渗透,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推进了乡村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赋能农民生活质量提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要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数字经济打破了时空限制,拉近了居民与市场的距离,既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数字化不断发展,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民族地区可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技能和素养,使其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创业增收。例如,贵州省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在线上开展纳雍樱桃、麻江蓝莓等特色产品销售,促进“黔货出山”,开辟了农民增收新路子。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数字技术是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能有效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随着全国中小学联网全覆盖,民族地区可开设“名师课堂”“同步课堂”等,让乡村的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互联网+”与“文化+”深度结合,促进互联网技术在文化领域创新应用,使农村居民通过“云旅游”“云看戏”“云阅读”“云看展”等方式,在“云端”享受文化盛宴,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数字信息、数字技术是现代治理的重要元素,由此形成的多元协同治理方式,成为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的新方向。规范乡村治理,打造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要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把数字技术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供科技支持,为破解乡村治理中的痛点、难点探索方法与路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民族地区要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注入“数智”力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监测数字化建设,发挥信息化平台覆盖全面、监控实时、智慧预测等优势,构建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一体的数字化管控体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档升级。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村居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又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要借助“数字引擎”,激发广大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族地区可利用“云端课堂”,提升农村居民网络文明素养;搭建“美丽乡村”平台,推动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培育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自觉;利用“AI云广播”、乡风文明积分超市等数字化平台,激发农村居民参与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行村务公开,畅通群众建言献策渠道,并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村民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