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委统战部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精准服务各族群众为导向,紧扣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指导北仑区着眼“大场景、小切口”,积极开发建设浙江省首个民族工作数字化应用项目“浙里民族团结石榴红”数字应用平台,以数字赋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治理难题。北仑区聚焦各族群众有效融入、问题快速解决、需求精准对接等问题,在广泛推行微组织、微窗口、微热线、微平台“四微”民族工作法的基础上,创新“场景+社工”模式,建设社区“石榴红”组织体系,推动民族工作从以服务管理为重点,向全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变,进一步推动形成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治理机制创新。一是立标准、推进质量变革,设立“社区—街道—区—市”四级权限体系,通过数字化平台明晰工作内容、流程,帮助民族工作者精准快速掌握情况、开展工作。二是重创新、推进动力变革,创新数字化平台设计。如,通过问答系统强化政策解读的互动性、实效性,建设互动式“石榴红议事厅”,推动各族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三是助决策、推进效率变革,通过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互通和信息归集,为民族工作决策提供数据分析基础。
聚焦“平台+场景”,构建智治体系。打造“1+1”集成平台,即1个数字化应用数据集成平台“石榴红总览”,汇总人口、品牌建设等情况;1个数字化应用研判分析平台“石榴红研判分析”,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情况。创设3个应用子场景,即建设“石榴红”品牌,设计宣传教育、文体活动、公益志愿等模块;建设“石榴红365”,设计就业创业、民生服务、技能培训、社区治理等模块;建设“之江石榴籽”,建立“石榴红”社工制度、评价机制等,实现社区民族工作全域覆盖。建设2个移动型端口,即建设“浙里办”平台“浙里石榴红”服务端,为各族群众提供“生活一件事”“有事找社工”“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10个“一站式”服务板块;建设“浙政钉”平台“石榴红”管理端,为基层民族工作者设置快捷审批、消息发布、内容查看等功能模块,实现活动管理、技能培训管理、群众需求管理等10个板块30余个子项目“一屏管理”。
(宁波市北仑区委统战部供稿)
(编辑:程艳)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