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3年春运——见证充满活力的“流动中国”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3-01-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1月7日,在深圳北站候车厅,乘客准备检票上车。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摄

  1月7日,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正式开启。

  客流多起来、交通忙起来、物流转起来。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客流量大幅回升。交通运输部预测,2023年客流量约20.95亿人次,同比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当前,各地的车站、机场人头攒动,人们拎着大包小包,满怀期待踏上旅程。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流动的中国里,人流涌动、消费回暖,展现经济社会全面复苏新气象,凸显中国发展潜力和信心。

  回乡过年:新春团圆路畅通

1月7日,骑行返乡人员在广西梧州市东出口春运“情暖驿站”休整。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1月7日清晨,在广东佛山打工的郭英辉和4名贵州老乡踏上了今年的“摩骑”返乡之路。“三年没回去了,今年我一定要回去!”郭英辉说,贵广高铁开通前,他们过年回家的方式就是骑摩托车,经肇庆入广西,跨过黔东南北上遵义,全程1200多公里,三天两夜。尽管有了高铁,今年郭英辉还是选择骑摩托车回家。出发前,他特意到修理铺检修摩托车,并新购置了一整套头盔、护膝等装备。

  地处两广交界的321国道梧州东出口,是曾经盛极一时的“摩骑”返乡大军的必经之路。2023年春运首日,坚守了20余载的321国道梧州东出口春运服务站与沿途的数百间“情暖驿站”如期启动,继续给为数不多的“摩骑”返乡大军提供暖心服务,为他们进入广西之后提供及时便利的落脚休息站。

  近年来,随着国家路网、高铁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以高铁为代表的现代交通工具不断发展,春节运力保障投入不断提高,“摩骑”返乡大军从最高峰时的近70万锐减至万辆左右。

  被问及有高铁为什么不坐时,郭英辉笑道:“因为今年回家后,摩托车和人可能都不会再回来了。”按照计划,今年骑摩托车回去以后,郭英辉和老乡们将借着乡村振兴的政策东风,用在外务工十几年学到的技术在家门口创业。

  今年是银兰高铁开通运营后迎来的首个春运。新线开通后,不仅银川至兰州之间的通行时间大幅缩短,通过高铁的联通,沿线城镇相互之间形成运行时间1小时左右的城市交通圈,也将吸引沿线地区交通融入高速铁路大网。

  1月7日,旅客陈子豪坐上了从兰州开往老家庆阳的直达动车。回想起以前的回家路,他至今记忆犹新:“以前回老家要带上大包小包挤大巴,加上一路的颠簸,十分不便。现在高铁通了,家仿佛也近了,今年一起和家人热热闹闹过个年。”兰州车站工作人员表示,从春运首日开始,兰州至庆阳方向旅客发送量逐日攀升,高峰时段,列车的客座率达到了80%左右,乘坐高铁出行已经成为沿线群众出行的首选。

  星光不负赶路人,万家团圆方是春。旅客感到春运越来越便捷、选择越来越多样的背后,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中国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机场、中国快递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今年春运,铁路方面,郑渝高铁、湖杭高铁、银兰高铁、京唐城际、新成昆铁路、兴泉铁路等多条新线加入春运,实现最大客座能力较疫情前的2019年春运增长11%,不仅拉近了家与远方的时空距离,更让人们多了便捷的回家选择。民航方面,春运期间安排航班58633班次,同比增长75.9%。其中,国内航线投入增长明显,日均安排航班1445班次,比2022年增加620班次,重点增投探亲返乡航线……春运按下了回家团圆的“快进键”,让归乡的游子对“中国速度”有更多美好体验。

  春节去哪:旅游市场迎复苏

1月14日,来自广东的雪友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禾木村游玩。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摄

  春节是团圆时刻,也是不少家庭难得能够共同出游的休闲时光。据交通运输部预计,旅游客流在春运客流中约占10%。告别“就地过年”,春节旅游市场迅速升温,人们的出游意愿和出游信心加速恢复,各大在线旅游平台春节期间的旅游产品和酒店搜索量激增,“南避寒、北冰雪”成为春节假期旅游消费关键词。

  近期,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让云南的风吹进了都市人的心头。“今年春节一起来云南旅游”“总要去一趟有风的地方”等相关话题词席卷各大社交平台,“云南”“大理”等关键词相关搜索量暴涨,带火了云南冬季旅游。

  虽然春节还未到,这几天,大理古城里的商铺门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街头巷尾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年味越来越浓。在古城南门,有工作人员为游客送上节日福袋,并热情地讲解大理传统年俗:“这里面有中国结、灯笼和大理的米花糖,米花糖是大理人过年桌上的传统美食,您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加红糖泡茶喝,寓意着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在线旅游平台携程发布的《2023年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截至1月3日,春节假期目的地为云南的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38%,订单均价同比增长25%。据了解,大理各类民宿、客栈共有7000家左右,春节期间,大理民宿房间的总体预定率达到约80%,其中,中高端民宿订房率已经超过90%,普通民宿预定率也达到了70%左右。

  北京冬奥会后的冰雪运动热情延续,让不少人选择在春节享受玩冰戏雪的冬趣。近期,新疆冬季旅游逐渐升温,夕发朝至的“中国雪都·阿勒泰号”旅游专列开行,开通阿勒泰—广州直飞航线,地处阿尔泰山深处的禾木村打出“冬季到禾木看雪”的旅游名片,吸引着很多游客慕名前往赏雪滑雪。据了解,春节期间,禾木景区将举办篝火晚会、赛马会、马上“姑娘追”等文旅活动,让游客在“人类滑雪起源地”体验不一样的春节。

  除了国内游日渐回暖,在公布“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后,中国游客将逐渐回归的消息,为亚太地区特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再添信心。春节来临之际,多国出台欢迎中国游客的举措,热切欢迎“老朋友”们再度到来。

  泰国当地时间1月9日,厦门航空MF833航班抵达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泰国副总理等政府官员前往机场迎接,并送上卫生防疫包和花环,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现场用中文对游客说“中泰一家亲”。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友善自然会让中国游客感受到温暖和欢乐、宾至如归,成为他们选择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中方也会为游客前往这些国家旅游提供更多便利,增加中国往返上述国家的直航航班数量。“中方将继续因应疫情形势,不断优化调整有关措施,与各方共同保障中外人员安全顺畅有序往来,为国际团结抗疫和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汪文斌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受国内旅游复苏影响,今年春节有望创下3年以来同期旅游市场新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有序恢复,将给中国旅游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注入强大信心,也将极大促进全球旅游业复苏进程。

  物畅其流:年货运输动力足

  大理古城。杨艳玲摄

  春节临近,年味甚浓。回家团圆、过年送新礼依然是中国消费者春节不变的主题,居民消费需求加大释放、热情正在回归。

  近年来,线上购买年货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春节前夕,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启“网上年货节”促销模式,线上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直播带货、即时配送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动能不断释放。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年货消费需求在新春节点集中爆发,对经济起到拉动作用,同时年货供应过程有助于整个供应链的恢复和稳定,保障经济顺畅运行。

  跨境电商的繁荣和物流配送的升级,使“洋年货”成为群众日常购物的新选择。日前,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一列沿着中老铁路跨境而来的货物列车缓缓停靠,来自泰国的榴莲、龙眼等水果抵达昆明。这些水果销往全国各地,春节前就会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中老铁路货运列车开通运营后,列车在境外区段即可通过平台上传相关信息,入境即刻办结海关手续,实现进境水果全程铁路运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广西东协通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海燕说,时间的压缩使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进口水果的性价比也更高。

  春运期间,不单是跨区域人员流动性加速释放,年货也开始呈现出“大迁徙”现象,不少在外游子选择“轻装返乡”。家在湖南长沙的王女士说:“我是在拉萨上班的湖南人,最近准备回家过年,想着给家人带点西藏特产,刚好看到网上年货节活动,立马在网上下单了一些特色农产品寄回去。”

  京东小时购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全国范围内异地订单同比增长了170%,肉干礼盒、饼干礼盒、白酒礼盒、低温熟食礼盒环比上月销售增长均超10倍,腌腊制品礼盒、南北干货礼盒、水果礼盒环比增长8倍;据淘宝相关负责人介绍,后台数据显示,大部分消费者选购年货类商品时选择了多地址下单,提前送到老家或作为新年货礼直接送给亲朋好友。

  “人未到家,年货已在路上”的新趋势愈发火热,物流行业也迎来又一次的年货寄递高峰。随着复工复产进程提速,物流业正在释放实力,做好春节物流保障。近日,顺丰、申通、韵达、圆通、菜鸟等快递企业相继宣布,在1月20日至1月25日期间提供“春节不打烊”服务。物流企业加紧提前进行人员招聘,并充分结合弹性资源调配补充,保障快递员在岗全力保通保畅,同时也为春节假期值守员工提供现金补贴。

  交通运输部消息显示,今年春运货运需求大幅增加,各类医疗防疫物资、节日生活物资和今冬明春的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需求均会有较大增长。目前,全国交通“大动脉”和物流“微循环”总体畅通,重点物流枢纽运行平稳,主要物流运行指标稳中向好,各类重点物资运输安全有序。

  (王琪综合报道)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