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丨动漫·中华文化符号
来源:中国民族报新媒体部 发布日期:2023-02-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因为它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千百年来在指导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就利用土圭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以此确立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秦汉时期,古人在测量日影的基础上,将太阳黄道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确定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最终定型。

  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二十四节气与自然节律、农耕生活紧密相连,很多节气谚语都提醒人们在生产上早预防,生活上早准备,比如“夏至种豆,重阳种麦”等。

  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生活的指南,为各地域、各族人民所共享,还衍生出一系列节令风俗。比如遍布全国的立春鞭春牛,还有湖南湘西的赶秋节、贵州石阡的石阡说春等,这些活动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创造。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短片中,就看到了二十四节气,外国人也从中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十四节气的魅力无处不在。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歌都与节气有关。今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节目、文创产品中,甚至爷爷奶奶的养生食谱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比如:雨水宜吃甜、立夏应食苦,这些节令饮食有助于我们调理好身体,顺应自然规律。

  总之,二十四节气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农事活动、生活节俗、时令饮食等多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青少年一定要传承好、发展好节气文化,让世界感受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民俗风尚。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