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在产业发展前期,民族地区政府和民营企业需要结合地区特点进行地方产业各要素的积累。当前,一些民族地区的地方产业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基础,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市场化所形成的各种类型民营经济主体来带动产业化,形成生产要素市场;一些民营经济主体还处于较为弱小的生产要素积累与市场开拓阶段,需要政府为产业要素市场的形成提供支持,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发挥以家庭和集体等为中心形成的民营经济主体在产业市场要素积累中的“生产者”作用。
在产业发展中期,随着产业化的累进,各民营经济单位以价值链为主线深度嵌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由分散走向统一,低依赖度的交易模式转变为相互信任协调的高依赖度伙伴关系模式,在形式上表现为雁型和联盟模式。
在产业发展后期,供、产、销各环节之间的响应速度不断加快。一方面,在成本效应的驱动下,以产业链为纽带串联的民营企业呈现集群化趋势,以降低物流、信息、库存等流通成本。雁型模式下的中小民营企业往往围绕大企业所在地聚集,形成“同心圆式”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在市场化带动下,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民营经济采取联盟模式,以中小企业为主,形成“群星式”产业集群。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