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统部镇:“犇”出幸福加速度
来源:中国民族报 周宛霖 发布日期:2023-05-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晨曦微露,牛群远近间此呼彼应,人们在圈舍间步履匆匆……走进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统部镇的北方活畜交易市场,挂着蒙D、鲁A等牌照的大小车辆排起长龙,买牛的、卖牛的,牵牛相牛,问价喊价。

北方活畜交易市场人头攒动。

  “咱们市场的牛,吃得好、住得好、保养好,自然长得就不会差……”人群中,一个姑娘的身影十分显眼,她举着手机面对摄像头侃侃而谈,和粉丝们分享“养牛经”。她是市场的推广员额尔登图雅,也是一名“牛经纪人”。她养牛经验丰富,目光犀利、思维敏捷,大家亲切地称她为“牵牛花”。

额尔登图雅(左)正在直播刘海涛(右)同牧民商定价格的过程。

  额尔登图雅今年33岁,老家在距离统部镇一百多公里外的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父母都是地道的牧民。“好口碑靠的是信誉和能力,‘牛经纪人’要同时照顾买卖双方的利益。”她说,一些牧民和买家不了解最新行情,“牛经纪人”能为双方找到一个相对公平的价格。

  为了寻找更好的牛源,额尔登图雅常年奔波在北方的各大活畜交易市场。然而这些年,她大部分时间都留在统部镇。“这里的牛源丰富,且多为草地牛,品质好,能承受长时间的远距离运输。另外,我和我爱人是在这里相识的。”说到这里,额尔登图雅害羞地笑了笑,望向正在为客商“牵线搭桥”的刘海涛。

北方活畜交易市场的交易厅内,买卖双方正在办理手续。

  刘海涛来自吉林,是个性情豪爽的满族小伙。两位“牛经纪人”因牛结缘,在当地传为佳话。如今,夫妻俩已在统部镇定居,在养牛之余也时常干起老本行,在市场上帮助外地客商买牛。

  “两万往里得了。”圈舍内,刘海涛正在和牧民商谈价格。“两万二,赔钱卖你了,我这可是纯种的西门塔尔牛。”牧民看着自己养大的牛,胸有成竹。“我也不让你赔钱,咱们帮客商买牛,也得选合适的好牛……”一番讨价还价,刘海涛以2.1万元的价格定下一头牛,并在牛背上画上“T”型符号做标记。

  在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近年来,林西县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将肉牛养殖作为北部乡镇的主导产业,建设了一批大规模、高标准的养殖小区和肉牛繁育基地,提升改造统部镇的北方活畜交易市场。2021年以来,统部镇累计吸引企业投资5000余万元,构建起肉牛全产业链跨区域发展共同体,将交易市场、饲草料和有机肥加工企业、合作社、村集体有机融合,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牧结合区种养循环新模式。

  现代化养殖方式不仅节约了大量成本,也有效提升了出栏牛的品质,降低了疫病发生率。“以前养牛是力气活,自从建成了标准化养殖棚圈,拌料、上料全都用上了机械。”在镇上生活了30多年的褚建友,不仅是老牌的“牛经纪人”,也是产业发展的见证人。他兴奋地说:“如今,活畜交易市场的软硬件水平都得到大幅提高,市场交易额显著提升。”

  2021年,统部镇通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对交易市场进行改造升级,现在交易市场占地105亩,交易圈舍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年交易量达30万头,交易额突破35亿元。2022年,统部镇与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全方位交流、多领域合作,统部镇也发展成为赤峰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三廊三带三片区”的重要节点之一。

  “共建联创后,统部镇肉牛出场量由原来的年均3.2万头增加到4.4万头,增长37%;交易市场来自锡林郭勒盟的肉牛成交量由原来的4.5万头增加到7.8万头,增长73%;两地在医疗、教育等方面交流互嵌也不断深化,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繁荣发展。”统部镇副镇长杨洋说。

  午间时分,活牛交易已进入尾声,市场交易厅内排起长队。“这里的小伙勤劳朴实,这里的姑娘聪慧持家。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额尔登图雅说。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