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宝石产业促共富丨八桂大地展新颜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3-08-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广西梧州市,位于泛珠三角经济圈、泛北部湾经济圈和西南经济圈的交汇地带,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作为广西的东大门和西部大开发12个省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梧州有“小香港”和“广西水上门户”之称。

  从1982年第一位香港商人到梧州开办宝石加工厂起,梧州宝石产业便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广西唯一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梧州拥有宝石加工人员12万多人,中外宝石企业200多家,宝石个体户300多家,年加工宝石数量约126亿粒,占国内总产量的80%、世界总产量的70%。因此,梧州被誉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

  宝石映射民族地区新工业科技

  因便利的交通和较好的工业基础,梧州市吸引大批宝石商户来此设厂。从简单的来料加工到机械化生产,从原材料和设备依赖进口到实现宝石产业本地化的国际贸易,梧州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工宝石加工基地,现代化工业和科技得到快速发展。

  宝石业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产品工艺、加强商品设计,是梧州宝石产业走向国际化和占领产业制高点的关键。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梧州人工宝石产量已过亿粒,产品原料的90%实现国产,改变了过去原料依赖进口的局面,使人工宝石价格下降了2/3。极高的性价比,增强了梧州宝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梧州因此成为全球锆石材料、人工宝石彩色玻璃类的重要原料生产基地。

  如今,梧州拥有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4名。梧州研制的人工宝石机械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并有能力制造设计复杂的珠宝。

  为推进宝石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动其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梧州市政府与世界500强企业正威集团共建了国际宝玉石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3000亩,计划总投资100亿元,5个宝石加工集中区可容纳宝石加工机械4000多台(套)。如今,产业园已有1157户宝石加工户,3725台(套)宝石机械,可承接全世界大批量订单。

  宝石照亮民族地区新消费文化

  我国不仅是宝石制造出口的主要地区,同样也是珠宝首饰的消费大国。越来越多人喜欢定制独特的珠宝设计来呈现自我个性,人工宝石产业、人造首饰行业应运而生。

  在此背景下,梧州宝石产业亟须转型,注重打造本土设计品牌,挖掘更高的附加值。梧州临近粤港澳大湾区,本地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制作上都能紧贴时尚潮流,符合国际标准,精湛的工艺设计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各国会议及展览活动陆续重启,为梧州珠宝展览带来曙光。2022年11月,第十九届梧州宝石节以“开放共融 潮涌梧州”为主题,在梧州六堡茶城开幕。本届宝石节共签约项目25个,总投资高达251.5亿元,涵盖六堡茶类、宝石类、高端金属新材料、再生资源等产业。宝石节结合旅游文化与当地特产共同培育宝石特色品牌,宝石产业与金融、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紧密联系,梧州宝石文化和品牌深入人心,“梧州宝石”成为梧州旅游的标志性产品。

  宝石串起民族地区经济贸易链

  梧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商埠,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物产的集散地。近年来,当地不断推出新的政策措施,促进珠宝产业发展,使得梧州民营企业迅速发展。

  目前,梧州凭借广西最大的口岸城市的地理优势,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进入东南亚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贸易通商史,使梧州一方面能充分利用西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借助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资金,增强宝石品牌实力,扩大宝石产业链。

  2020年3月起,我国贵重珠宝、宝石、未琢磨钻石及仿首饰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紧跟国家重大战略政策,梧州出台《梧州市宝石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2020-2025年)》,加快促进宝石产业转型升级,并形成了广泛的、具有特色的区域合作网络,包括宝石城交易大厦、宝石工艺学校、科研开发所、质量检验中心、宝石商会、宝石发展局等产业相关单位机构。

  宝石产业是梧州的民生产业、阳光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发挥梧州宝石产业资源优势,带动文化产业、旅游业和金融业发展,提高各族群众收入和地方政府税收,对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梧州市民宗委供稿)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