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西藏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
来源:中国民族报 刘志扬 发布日期:2023-10-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21年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创建”和“四个走在前列”,是西藏自治区根据自身实际,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和举措,对创新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根据实地调研和研究体会,认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和“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前列”,西藏需要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要立足“嵌入”,推动各民族实现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嵌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是要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之间的合作,强化东西对接。三是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动创建工作与互嵌式社会结构相结合。

  立足“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西藏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重要内容。西藏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积极打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区,让各族群众在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帮助中,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成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如拉萨市推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结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推进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建设工作。

  推进创建工作与对口援藏工作相结合,形成互补和共赢的良性机制。数据显示,1994年至202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分9批共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6330个,总投资527亿元,并选派近万名优秀干部援藏。多年来,援藏干部秉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积极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过程中,西藏可利用与对口援助省市联系密切的优势,让东中部省市参与创建工作,加强东西对接。要积极将创建工作纳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加强东西部政府部门之间、干部之间、市场主体之间、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内地干部与西藏群众之间的对接。同时,要进行东西部双向就业创业的探索,为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到东中部地区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和机会,学习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可以鼓励东中部的优质企业派遣职工到西藏进行技术指导,并引导东中部群众到西部创业发展,实现双向流动,促进各族群众经济上的共同富裕。要推动东中部和西部的家庭尤其是青少年跨区域双向交流。比如,可以动员鼓励援藏干部家庭与西藏农牧民家庭交朋友、结对子、认亲戚,建立良好的双向交流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感。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常态化开展各族青少年社会实践交流活动,通过研学旅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等活动,让各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领悟中华文化、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心设计跨区域双向交流的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让大家在联谊活动与交友互动中,体会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措并举,打造互嵌式社会结构的路径。一是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各族群众充分参与创建工作,推动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要结合西藏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西藏社会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模式。各级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经济活动、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鼓励各族民众用创新潜力和能力去发展社区,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行动。二是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让西藏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思想深深扎根在群众心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成为西藏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因此,要深入挖掘和提炼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增进西藏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如深入挖掘文成公主进藏这一历史故事的内涵、价值。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和先进事迹。三是要全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从西藏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科学论证。要通过全方位的实地调研,在获取充分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西藏实际的创建工作方法。多民族能够在一个区域内和谐共生,其内部一定存在稳定的、规律性的社会机制,应该深入社区调研,探索这一机制,归纳、提炼和总结经验方法,从而不断完善和创新更多的互嵌式社区建设模式。四是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树立一批示范城市、学校、企业,以点带面。加大政策激励,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并加以推广。

  (作者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