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3-11-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编者按 

  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白皮书全面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治藏方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西藏工作实际,深刻揭示了西藏工作的内在规律,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成功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西藏工作的集中体现,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西藏各项工作,本报邀请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西藏新成就新辉煌的内在逻辑和深刻道理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云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新辉煌,并讲清楚了取得这些新成就新辉煌的内在逻辑和深刻道理。

  完整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西藏是边疆民族地区,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高瞻远瞩,擘画西藏稳定发展的战略布局。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在2015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必须”的治藏方略,明确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提出中央关于西藏工作重要原则,即“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2020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总结了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经验,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并将其概括为“十个必须”,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党中央领航掌舵、加强顶层设计,使西藏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等问题,实现了相得益彰、良性互动。西藏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重点发展青稞产业、优质畜牧业、设施农业,建设起富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旅游业日趋成熟,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引擎。援藏工作成效显著,西藏与内地的区域协作和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西藏交通设施、电网工程、水利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32.6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28倍,年均增长8.6%,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西藏认真贯彻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教育,建设了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和场馆,积极传承革命前辈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守边卫国的优良传统和奉献精神。加大保护、传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加速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着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西藏地方传统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起各族群众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的铜墙铁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夯实根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泽被天下。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勇于担当,坚定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取得了显著成就。西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开展生态功能区建设,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利用,逐渐形成生态环境治理的完整体系。国家加大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和研究力度,深入分析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机理,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支撑。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藏地区高原生物多样性逐渐提升,人居环境状况持续改善,环保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生态富民正由可能变成现实。美丽西藏建设不断释放生态红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西藏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也能为生态保护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独特的贡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西藏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新时代西藏的政治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取得崭新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西藏展现新气象。西藏民主法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依法治藏深入人心,平安西藏建设成效显著,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成长起来。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在编僧尼医保、养老保险、低保等实现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城乡居民的收入持续增加,自2015年起,西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西藏地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共同富裕程度显著提升。

  事实证明,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西藏各项事业取得了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新征程上,要继续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领工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描绘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画卷,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

 

西藏教育与全国同步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刘凯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西藏教育事业,致信祝贺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子, 西藏教育与全国同步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党中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促进西藏教育事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政策之优前所未有,保障之强前所未有,成效之好前所未有。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国家累计投入西藏的教育经费达2515.06亿元,远远超过历史各个时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西藏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大力推进西藏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当前,西藏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和就学人数达到空前规模,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409所,在校学生94.4万多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9.52%、97.73%、91.07%、57.44%。教育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藏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10年的5507人上升到2020年的11019人,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3.1年。

  教育公平全面促进。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资助范围覆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内率先实现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在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的基础上,2012年开始执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从学前至高中教育阶段15年公费教育体系,实行覆盖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政策、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同时,实行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随迁子女基础教育阶段无障碍就学,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充分保障了各族青少年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西藏把学生成长成才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推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铸魂育人工程,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西藏学前教育实现了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目标,74个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如期完成。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效显著,西藏大学生态学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相继完成更名,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西藏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积极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水平。建立了自治区、地(市)、县(区)、学校四级教师管理体制和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涵盖教师培养、入职、分配、学习、调动、晋升、退休、待遇、师德师风、评价考核等各方面。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各级各类教师数量稳步增加、队伍结构逐步优化、能力素质逐步提升,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数量基本满足要求、结构水平基本适应西藏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

  教育援藏工作不断深化。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有力推动西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17个对口支援省市教育援藏累计投入35亿元,重点支持西藏教育项目461个。在持续推进团队对口支援西藏高等学校的基础上,2016年启动了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内地办学不断深化,目前全国共有21个省、市、自治区的77所中学开办西藏班(校)或招收西藏散插班,13个省市的34所学校开办西藏中职班。

  教育信息化积极推进。西藏以“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西藏教育珠峰旗云”行动计划,统筹建设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教育决策及安全管理于一体的“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积极推动资源建设,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字教材等平台对接,引入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的优质资源,努力让师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全国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教育体系,极大提升了西藏中小学网络教学环境,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西藏所有中小学校,有效推动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教育事业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是在党的领导下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典型缩影。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才能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格桑卓玛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探索高海拔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改革创新向更深领域推进,赋予经济发展更强动力。西藏以深化土地改革为重点,农牧区综合改革取得突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顺利进行,农村承包地颁证率达99.6%,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全面落实,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家庭农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逐步发挥其在农业农村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做强做优国有资本,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西藏逐步建立完善。财政体制、应急管理体制等综合改革基本完成,转移支付资金重点向高寒、偏远、贫困、边境地区倾斜。持续深化“放管服”各项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释放市场活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迅速,各类市场主体从2012年的12.44万户发展到2022年的43.76万户,增长2.5倍。

  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在着力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充分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聚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富民等方面综合发力,着力补齐发展短板,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发展韧性更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西藏以9.8%的经济增速领衔全国。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2年的18362元、5697元提高到2022年的48753元、18209元,城乡收入差距在收窄,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西藏依托资源禀赋,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经济结构,特色优势产业链条不断升级。旅游资源、藏医药、高原牦牛、水资源、冬虫夏草、青稞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链,特色农牧业、旅游业、藏药业、民族手工业、特色食品和饮料业等融入西藏产业发展布局。旅游业已成为西藏实现绿色增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水电等清洁能源成为西藏电力的主力。西藏全社会用电量增幅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从2012年的28.84亿千瓦时增长到2022年的119.8亿千瓦时。在满足电力内需的基础上,西藏电网逐步打通电力外送通道。低温、干燥曾经是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的写照,如今成为吸引一批数字产业项目落地的天然优势。2022年,作为“东数西算”重要物理节点之一的西藏自治区大数据中心挂牌运行,2022年西藏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00亿元。以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高原生物、边贸物流、高新数字为代表的西藏特色产业,带有绿色发展基因,具有可持续性,持续推动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增强经济联动性。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深入实施,西藏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西藏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依托国内大市场、人才库、资金池,发挥区位优势、通道优势、经贸合作优势,对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能源等领域,西藏与内地及周边省份形成互补态势,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当前,西藏实现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更多领域的互联互通,以更高水平的开放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2022年,西藏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6.01亿元,同比增长14.6%,贸易伙伴遍及95个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达23.79亿元,同比增长2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以来,西藏坚持“四个不摘”政策,保持现有帮扶工作体制不变、机制政策不断、力度不减,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持续深化,监测预警机制逐步健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产业提档升级、强化就业帮扶、加强金融惠民、加大消费帮扶、兜牢民生底线、激发内生动力等举措,有效实现了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2022年,西藏74个县区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1.38万元。援藏制度在创新中发展,在持续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医疗人才、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从人才、技术、产业等方面加强了西藏的造血功能,全面提升了西藏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了共同富裕。

  新征程上,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探索高海拔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西藏力量。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