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岱山县:人人参与创建 共享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民族报 俞梦卡 发布日期:2023-11-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平行竿、井字竿、丰字竿……伴随着动感音乐,竹竿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时开时收,体育教师陈申凯指挥着学生们敏捷地进退跳跃。

  这是浙江岱山县秀山小学推出的特色体育课——竹竿舞。“竹竿舞需要敲竿者与跳舞者密切配合,这能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加深彼此之间的情谊,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魅力。”陈申凯经常以此为例,向学生讲述这样的观点: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能顺利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常开不败。

  秀山小学目前共有224名在校学生,包括汉、壮、回、苗、彝、羌等民族,部分学生的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近年来,秀山小学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投资15万元打造民族团结宣教室,定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以“小手拉大手”家校联动的形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为了让“石榴花”在更多校园飘香,岱山县委统战部联合县教育局实施“金种子培育工程”,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仅今年上半年,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等主题班会课156场次,开展“我学习 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进校园活动、“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故事宣讲等系列活动10余场次。如今,民族团结教育成为岱山县所有学校的“标配”。这些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理解,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根植心灵深处。

  在社会层面,岱山县将创建工作融入民生改善,以社区为依托,持续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宣传展板、宣传册、民族知识问答等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社区”“民族政策进基层”等宣教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包容。

  秀山乡秀南村现有新居民4000余人,其中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平时工作繁忙,不能妥善照顾子女。2020年6月,退休教师乐荷芬在社区成立“石榴红”工作室,为孩子们提供课后学习、休闲场地,在配备专人管理的同时,还定期安排志愿者开设辅导课,3年来累计为居民子女提供托管服务3500余人次。

  此外,“石榴红”工作室依托秀南村民生小铺、“我的家”等社区公共资源,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服务,受到各族群众的称赞。

  截至目前,岱山县委统战部打造“岱山石榴红”品牌单位共计12个,其中秀南村、秀山小学、岱山金维映史迹陈列室,先后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遍布全县7个乡镇。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