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民族文化宫,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
来源:国家民委官方微信 发布日期:2023-12-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目前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展览共展出1500余件文物古籍,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大一统”单元展厅内景

  展览分为“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单元。“大一统”单元从思想理念、制度实践、价值追求三个维度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大交融”单元从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三个方面展现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壮大的脉络和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大团结”单元展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旋涡纹陶壶

  ▲《大明一统志》  

  ▲历代官印陈列

  代表史前文化大交流辉煌成果的马家窑陶壶、出土自新疆的喀喇汗王朝桃花石可汗铜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中统元宝交钞、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藏文和蒙古文大藏经《甘珠尔》……这些文物和古籍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统一性的历史追求和现实关切。

  

  ▲“大交融”单元展厅内景

  

  ▲各民族乐器

  

  ▲麻江型游旗纹铜鼓

  

  ▲汉文、满文、蒙古文3种文字版的《孟子》

  

  大量承载中华文化的古籍、服饰、乐器、婚俗礼品等,展现中华文明内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汉文、满文、蒙古文3种文字版的《孟子》,体现了各民族语言相通、文字互学;造型各异的铜鼓,体现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深入交流互动。

  

  ▲“大团结”单元展厅内景

 

  ▲云南禄劝农民献给毛主席的麻衣

  

  藏文、蒙古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各族人民中的广泛传播;新旧对比的相关展品生动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显著标志。

  文物古籍琳琅满目,互动形式独具匠心。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时空穿越的体验。进入展厅,头顶是古星空图、古丝绸之路地图,脚下是“中华文明之河”和“民族走廊”;一面由花瓣组成的古籍墙上,花瓣中藏有大量古籍复制品;在同心共振互动专区,人们触摸鼓面,各民族的音乐就在参观者耳边响起……展览运用了很多现代科技和互动巧思,通过可视化呈现、沉浸式设计,让文物古籍活起来,为参观者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观展体验。

  观众通过展览,可以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据悉,展览将面向社会公众长期开放,自今年8月1日以来,展览已累计接待参观者超过10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来源:人民日报政文)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