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成功实践,是展示中华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窗口和舞台。
借力“十四冬”,内蒙古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红色基因与民族精神相得益彰的全新形象,展现了内蒙古2400多万各族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良好精神风貌。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
在2月17日举行的“十四冬”开幕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融合“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凸显出鲜明的特色亮点:
“天地同圆”的舞台设计,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精神气质、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
通过剪纸、窗花、国潮风彩绘等方式展现的北京天坛、山西木塔、西藏布达拉宫等,反映了全国各地代表性的人文风情和地标元素;
文体展演主题为“燃情冰雪 筑梦北疆”,序篇《共同的家园》、主篇章《山河共锦绣》《冰雪共相约》《携手共奋进》和尾声《共同的未来》等节目的编排,将中国风范、民族特色、北疆韵味、运动活力通过科技手段创意呈现,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鲜活图景;
朗诵《中华体育精神颂》作为压轴节目,发出“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号角已吹响,吾辈当自强”的铿锵之声,呈现了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的新风貌,彰显了新征程上中华体育精神的新内涵。
“十四冬”开幕式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示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体现了其中凝练的集体记忆、集体认同和集体价值。例如,代表团入场背景音乐由《鄂伦春小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站在草原望北京》等经典民歌串联而成,彰显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之美;器乐舞蹈《一往无前》将激昂豪迈的马头琴演奏与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舞蹈结合,生动演绎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这些精彩的文体展演,以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彰显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
“十四冬”举办期间恰逢春节,“中国红”与“冰雪白”相映生辉。各大赛事场馆及运动员入住的酒店内,都装饰了春联、窗花、版画、龙年玩偶等,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相互交融,激荡了深藏在每个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家国情怀,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元宵节期间,“十四冬”运动员驻地举办了“共享冬运 同闹元宵”主题联欢会,大家一起赏花灯、猜灯谜,跳手势舞、唱草原歌曲,来自各地各民族的参赛者和志愿者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这个春节,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因“十四冬”相聚,为了同一个梦想不懈追求,在运动竞技中铸牢中华魂、开出团结花。
在历史长河中,内蒙古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有力见证。当前,内蒙古正在着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积极推动“十四冬”成果转化,赋予北疆文化更加鲜明的精神特质,发挥其凝聚共同体意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功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基础。通过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不断涵养文化认同,推动打造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北疆文化特质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并深入挖掘镌刻在这些符号和形象中的共同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和精神价值,推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河流众多、森林草原广布,还有独特的冰雪资源。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3140.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1.22亿元。其中,呼伦贝尔市启动了第二届冰雪文化运动旅游季,当地旅行社接待团队游客同比增长501%。要充分利用成功举办“十四冬”形成的冰雪旅游热潮这一黄金发展期,扎实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创新发展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运动、冰雪制造等特色产业,用产业发展带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要通过“十四冬”这场冰雪盛会,全力激活冰雪经济新动能,进一步做好“冰雪+”这篇大文章,推动形成“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等冰雪产业新业态,不断提升冬季旅游影响力,为内蒙古打造一张惊艳海内外的亮丽名片。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研究基地主任)
(编辑:王琪)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