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焦委员:加强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张继焦 发布日期:2024-03-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张继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加强基本概念阐释。民族学名词术语繁多,需要清楚地对它们予以界定,并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什么是民族、民族共同体、民族共同体意识;什么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什么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如何正确理解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等。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编写主要名词术语解释手册,清楚界定各种概念,并梳理清楚相互之间的关系。

  确定主导理论。目前,中国民族学主要有四种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苏维埃民族学派、西方人类学理论、中国的经验与理论。作为一门舶来学科,民族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西方人类学理论影响,包括文化相对论、文化多元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多线进化论等。学界需要着力解决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提出一套中国特色民族学理论作为主导理论。

  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中国特色民族学理论体系建设,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工作,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共同推动,深刻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阐释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讲清楚如何准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要建立一套激励机制,鼓励学者加强理论探索,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加强民族工作实践与民族学调查研究的联系。各级政府在召开民族工作会议时,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多见面、多交流,为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供智力支持。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