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将棚改打造成民族团结的惠民工程丨经验交流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4-03-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北京市通州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张家湾镇“六小村”棚改工作中,聚焦空间共处、文化共享、经济共融、社会共治、心理共识等方面,以打造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重要抓手,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落实城市副中心控规、张家湾古镇建设的重点工程,张家湾镇“六小村”棚改工作于2023年6月启动,涉及张湾镇村、立禅庵、唐小庄等村庄。这项群众期盼已久的惠民工程,也是体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工程。为确保棚改搬迁平稳有序,张家湾镇党委、政府在北京市民宗委和通州区委统战部的指导下,着眼实现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上“五个嵌入”,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建幸福家园的浓厚氛围。

  抓牢棚改机遇,实现空间上的嵌入。棚改签约坚持先取号先签约、先签约先选房,整个过程不以整村为单位、不分民族,充分调动了各族搬迁群众的积极性。棚改项目安置房在设计之初,即坚持将各村村民分散安置,在保障各族群众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空间上的整合。当前,大规模签约已结束,整体签约率达98%。同一栋楼房内,均有至少两个以上民族的村民选房安居,真正实现各村、各族群众嵌入式居住,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拓展交流阵地,实现文化上的嵌入。张家湾镇注重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平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依托文化广场、足球场等,为各族群众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在棚改工作中,驻村干部和棚改工作人员广泛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三交三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拓宽发展思路,实现经济上的嵌入。在棚改工作中,张家湾镇党委、政府将为各族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提升村集体经济水平作为重点内容进行部署。作为昔日的漕运码头,南来北往的人员汇集于张湾镇村,当地群众自古便有经商传统。在张湾镇村老街两侧共有商户200余家,以经营食品、工艺品为主,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棚改工作不仅帮助村民改善居住环境,而且通过规划建设现代化的住宅区和配套商业设施,将原有零散式个体经营发展成为由村党支部、村委会牵头的集体经济品牌,以实现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增收双赢。

  加强基层治理,实现社会上的嵌入。张家湾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和基层治理,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社会融入度。张湾镇村建成政务服务大厅,为村民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不断优化民生服务效率和质量。张家湾镇“党建引领 多元有你”基层治理品牌,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社区治理“十佳”案例、2023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品案例。

  聚焦情感共识,实现心理上的嵌入。在棚改工作中,张家湾镇党委、政府以及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利用广播、微信群、入户等方式,积极宣传棚改政策,耐心答复村民疑问,得到村民的充分信任和认可,不断增进共识,真正把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群众团结在镇党委、政府周围,有力维护了棚改工作大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北京市通州区委统战部供稿)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