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阿来“山珍三部”的文化哲学底蕴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4-04-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等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指导新的实践,带来新的改变。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文学、自然文学也在创作中展现出新视野和新空间,成为新时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文学的时代关怀。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本期《书香》携手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共读阿来“山珍三部”《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在清澈的行文风格和优美的语言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进行深入思考,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编者

  “山珍三部”(《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 资料图片

 

   【领读】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阿来“山珍三部”的文化哲学底蕴

  □ 郭艳 

  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蘑菇圈》与《三只虫草》《河上柏影》组成阿来的自然文学三部曲,即“山珍三部”。在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生态保护更趋重视的今天,再读阿来的“山珍三部”,更觉振聋发聩,强烈地感受到他对生命、文化、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深沉思索。  

  “文学是人学”,在阿来的字里行间,人与人和谐以外,人类与生物圈的和谐也应成为一个重要议题。这种旨向和思考始终贯穿潜行,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微显阐幽,以小窥大。

  阿来曾借用佛经上的话表达他的写作梦想:“声音去到天上就成了大声音,大声音是为了让更多的众生听见。要让自己的声音变成这样一种大声音,除了有效的借鉴,更重要的始终是,自己通过人生体验获得的历史感与命运感,让滚烫的血液与真实的情感,潜行在字里行间。”他的创作初心不是单纯对历史或现实的再现,而是秉持唤醒和叩问的使命,由小说中的人、事、物唤醒人从主体到客体的换位思考,从而反躬自问;由村落兴衰、个体命运深刻联结人类社会、传统文化的嬗变,折射时代变化、社会发展烙印,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

  基于哲学思考的意象营构

  关于血缘、亲情、生存、归属、冲突、融合等与生命成长有关的主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然而,如何言说才能促使不同作家妙笔生花、百花争艳?魏晋经学家王弼提出“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即“意”需要通过具体可感的“象”来传达,而阐明“象”的内涵需借助语言的表达和呈现。

  蘑菇、虫草、柏树这样的自然物成为阿来文学世界里以具象体现抽象的载体,是自然生态、生命之根、精神原乡、情感依恋、自我意识、身份认同的象征。“象”融为生动可感的审美形象,寄寓着丰富深邃的情感内涵、哲学意蕴。阿来通过蘑菇、虫草、柏树与周遭人的生存纠葛,生动反映自然环境和生命形态相互依存或冲突的关系,深刻反思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蘑菇、虫草、柏树不是单纯的使人类欲念膨胀的物料,也不是纯粹的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种,在“山珍三部”中,它们融萃成文学、美学意象,喻指滋养人类的大地之母,更契合顺应天地自然、澄明人性的“道”。

  源自生命追溯的原乡情结

  人与植物一样是有根、有栖息地的。阿来的根和栖息地就是他的肉体和精神原乡——四川嘉绒地区,他的创作得到了来自此地和周边,来自历史、现实和生活河流的滋养。他用中华儿女、藏族子孙、嘉绒乡民的身份阅历反思,用作家、哲人、诗人的才情智识反映诠释,用依存自然、社会的个体生命回望体悟。

  原乡情结是阿来的潜意识积淀,也是他有意识汲取素材、灵感、情感的源泉。地理环境造就了某种文化,文化又反过来解释地理现象。地理烙印里熔铸着自然风物和民俗风情的独特性,文化融合形塑了藏文化内含于中华文化,呈现同异并存、和合大同的时代性。阿来多年来孜孜以求的“言能尽意、得意忘言”境界正是这个遥远而温暖的原乡——既是地理坐标,也是文化脉流。

  嘉绒地区是一个汉、藏、羌等多民族交融的地区,也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见证——在发展中形成更迭嬗变,于嬗变中促成融合发展。工业社会、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是利弊相伴的,生态文化又因具有跨文化的同质性,呈现出趋同的境遇。单纯以效率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现代化,使物的力量增强,人被异化,人为物役,这恰是所谓现代化的虚假繁荣,也是人类社会、个体生命的悲哀。现代化应当是人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身心和谐的现代化。回看阿来的文学创作,我们感佩他以赤子之心对原乡沃土满怀眷恋疼惜,以冷静、辩证的内在逻辑尝试拨云见日,提醒疾行的人: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关于生态和谐的建设命题

  在谈及生态文明、生态文学时,大家不免常言“人与自然是平等的。”通过阿来之“言”可知此言差矣,半是谬误。人是自然万物之灵长,也依赖自然化育生成。古往今来,人类从未真正凌驾于自然,也不可能与自然完全平等。

  由于能够利用改造的自然资源非常有限,远古人类对自然充满敬畏。现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盛行,作为个体生命的人常自觉居于主体地位,俯视众生、主宰万物,在经济发展、利益驱动下,人对自然资源的占有近乎贪婪无度,致使自然环境千疮百孔,日益恶化。21世纪地球环境所发生的改变,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二者利害相关、休戚与共,如果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加保护,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一员终究会自尝恶果。人类力量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敬畏迄今唯一能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星球,和谐共生才是唯一的希望之路。

  《蘑菇圈》的阿妈斯炯、《三只虫草》的桑吉、《河上柏影》的王泽周和他的阿妈所执着守护的正是中华文化蕴含的朴素生态观、宇宙观,可谓意坚笃行,弥足珍贵。如阿来的《蘑菇圈》创作谈所述:“这个世界还在向着贪婪与罪过滑行,但我还是愿意对人性保持温暖的向往。”

  “山珍三部”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试图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在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中阿来说:“我决定以这样特别的物产作为入口,来观察这些需求对于当地社会、对当地人群的影响———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这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之下剖析另一个深层命题,即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对人和自然的深刻影响。

  来自传统文化的反思追问

  学者彭秀坤认为,阿来的小说“表现了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都存在既认同又质疑,既接受又排斥的矛盾态度,这种态度也是现代人面对文化现代化发展时常有的复杂心态。”通过发现、反映问题来思考、解决问题,阿妈斯炯、桑吉、王泽周内心的困惑就是犀利追问,他们对蘑菇圈、虫草、岷江柏的珍爱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传承。阿来说:“中华传统文明讲究中、和、雅、正,讲究把人性中蕴藏的那种善良、美好、温暖的东西发掘出来。所以,我非常希望用文学从社会从人性当中发掘美好。”

  文化哲学成为阿来的文学创作思维的基底。文化哲学是“关于人类文化现象的哲学思考”,其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是阿来生态文化叙事的基本内容。

  当然“山珍三部”的文化哲学思考并未局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还涉及文化与自然、文化与人、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等社会哲学问题,以设问开启思考,深入探寻去芜存菁、化旧为新的传统现代化之路。

  (作者系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书人故事】

 

 生态之美与人性光辉

   □ 徐韶徽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实力与消费热情也日渐增强。人类享受着现代文明丰硕成果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也在悄然松弛。在作家阿来看来,“我们是生活在自然界的,我们跟自然界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是在一个越来越恶化的自然环境当中,尊重和保护必须从认知开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阿来以三种当今社会消费需求强烈的物产——虫草、松茸、岷江柏为题材,写下了“山珍三部”,分别为《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

  《三只虫草》用儿童的视角审视世事。在孩童桑吉眼中,“三只虫草”意味着奶奶看病的医药费有了着落,在省城读书的姐姐可以跟城里的同学一样打扮得光鲜亮丽,可以给在监狱的表哥买手套。然而调研员的到来,一下子改变了这“三只虫草”的命运:一只被书记喝掉,书记嚼出了土腥味;一只经司机的手被卖给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煲汤,功能被神化也未能挽救老人的生命;还有一只去了机场并飞向首都,在成人世界里继续流转,做着“更大”的事情。桑吉成长记与“三只虫草”的旅行记一实一虚两条线,道出了孩童世界的质朴天真,也写出了成人世界中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蘑菇圈》以主人公阿妈斯炯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她精心养护的“蘑菇圈”的传奇故事为线索,叙述了川西地区藏族人民数十年的命运沉浮和精神变迁。阿妈斯炯的生活伴随着松茸价值的涨跌而发生变化。在阿妈斯炯的眼中,松茸是自然的馈赠,是果腹之物、亲情象征,更是她独立生活能力的体现。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了松茸更大的价值——金钱。在欲望的驱使下,他们霸占、掠夺阿妈斯炯的蘑菇圈,用现代手段打破其自然生长的规律,最终阿妈斯炯只能喃喃道:“我的蘑菇圈没了。”

  《河上柏影》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条讲述了在岷江河边长大的王泽周参加工作前后所遭遇的复杂人事和心路历程;一条通过五棵柏树的命运,展现了乡村生活与城市场景、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生命审视与人性守望等矛盾与冲突下人性的抉择,引发读者对生态环境、生命归宿等问题的思索。

  阿来写作“山珍三部”的灵感,来源于一次青藏高原之旅。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群在路边兜售奶酪、动物毛皮以及虫草的少年。阿来停下车问其中一个孩子,打算用这些钱派什么用场。孩子说,给姐姐买跟同学一样的东西,姐姐在城里上学,得有和同学一样的穿戴。那一刻,阿来的心被这样一句朴素的话打动了。当天回到旅馆,他开始创作《三只虫草》的故事。他想为一个可爱的高原少年写作,他不仅要写少年,还要写哺育了少年的那块土地、那片山林以及自然中的一切。沿着这个思路,《蘑菇圈》与《河上柏影》也相继问世。

  “山珍三部”描绘了自然界里生机勃勃的“山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深入剖析时代发展下,文化变迁与利益冲击下不同人的选择,展示了淳朴善良的人性之美。川西地区藏族人民对生命的敬畏,体现了藏族文化中热爱大自然、关怀大自然及敬畏大自然的传统生态观。该系列作品关注自然与人性,文字优美、清澈,读来有隽永的诗意。

 

    【静读思悟】

 

 守护好心灵的“蘑菇圈”

   □ 蒋钦 

  小说《蘑菇圈》选取了藏族聚居区一个偏远的村落,机村——一个在历史中几乎静止的、把所有菌类称为“蘑菇”的村庄。

  阿妈斯炯生于机村,长于机村,她和蘑菇圈的故事便开始于这里。

  阿妈斯炯在深山里拥有一个秘密的蘑菇圈。在她的人生中,这个蘑菇圈成为与她一起度过各种复杂状况的秘密力量:爱情、孩子、革命、变革,各种事物纷纷涌现,又不断消失。她悉心守护着它,它也无私回馈着她。饥荒年代,蘑菇圈帮助阿妈斯炯一家撑过饥饿,像“乌鸦反哺”一样。干旱那年,阿妈斯炯独自来到泉眼处,用羊皮盖上的桶挑水,上山给蘑菇圈浇水,在她的精心呵护下,蘑菇圈才得以存活下来。

  在蘑菇圈的帮助下,阿妈斯炯跨过一个又一个灾荒的时期,也借助蘑菇圈向忍饥挨饿的乡邻伸出援手。在长年累月中,蘑菇圈和阿妈斯炯互相扶持与依偎,俨然至亲骨肉,阿妈斯炯离不开蘑菇圈,如同不能割舍自己的亲人。对她来说,蘑菇圈不仅是一家人度过饥荒的重要补给,更是自己的精神支柱与希望,给予了她无限强大的力量。

  然而,如精灵一般的蘑菇圈,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强力入侵下同样无力反抗。当工作组组长刘元萱的女儿丹雅告诉阿妈斯炯,“时代不同了”“我可以在工厂里造出很多很多的‘蘑菇圈’”时,所有的一切都在昭示着蘑菇圈秘密的终结。这不是阿妈斯炯一个人的蘑菇圈了,当地生态被狂风暴雨般的消费主义戕害,蘑菇圈失去了自然的庇护。

  故事的结尾,阿妈斯炯失去了她的蘑菇圈,“儿子啊,只是我的蘑菇圈没有了”,可以说这是机村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但悲剧不代表绝望。“蘑菇圈”同时又是一个意象——是阿妈斯炯美好人生理想的象征。正是有如阿妈斯炯般个体的存在,代表着漆黑夜空中充满希望的星辰,这也正是作者对人性展开揭批的同时潜埋的美好期望。

  其实于众人而言,蘑菇圈生长在每一个人的灵魂里,给予我们良善,赋予我们力量,让我们保持从容而淡然的生命姿态,能够有勇气与一切苦难作斗争,拥有对万事万物始终宽容的包容心,故我们也要守护好心灵的“蘑菇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忧思

  □ 王润宇 

  

  游客在羊卓雍错岸边投喂棕头鸥。新华社记者 姜帆摄

  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直是热点话题。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于这个时代的宏伟话题,不同的群体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和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国家的视角,这是共行天下大道,共创美好未来的宏伟蓝图;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公司或是同类竞争群体的视角,这是对可持续、良性竞争氛围的追求……在阿来的《河上柏影》中,他从生态角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条思考路径。

  初看此书,这是一个对人类批判的故事。听说开发旅游赚钱,就在老柏树生长地修建混凝土看台;听城里人说崖柏木非常稀缺,便有人不惜冒死攀上悬崖去砍伐;听说有种石头可以做成砚台,拿起锄头和钢钎开始了近似疯狂的采挖……主人公王泽周在生态和经济边缘试探,用理性的克制对抗无尽的贪念,最后,他以人性的良知抵御住了欲望的侵蚀,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自觉疏离于权力场,冷眼旁观权力的喧嚣与纷争。阿来通过这一人物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更写出历尽千帆后人性的温暖,以及秉持不趋附、不依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个性。

  《河上柏影》共分为7个部分,在最后一部分《跋语:需要补充的植物学知识,以及感慨》中,阿来得出最后的结论:“本书所写的岷江柏和岷江柏下的人的命运也是一样”,树与人的生命本质是相通的,通过岷江柏的命运,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人类未来命运的景象。

  这本书是一个缩影,远离城市喧嚣的青藏高原在现代化大潮中尚不免遭遇冲击,更何况现代城市空间?这也是作者对我们的警示,“过度消费的价值体系终将是异常的、短暂的,因为它破坏了我们的生态依托。”现代社会必须摒弃消费主义观念的误导,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关系。阿来用自己的笔触记录和呈现生态环境的美丽与脆弱,用文学的力量传递环保理念,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珍爱生态。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勇挑重担,成为环保实践的重要主体,以青春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编辑:姜红宇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