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南州:守望相助 共建幸福家园丨榜样的力量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何龙 才旦扎西 朱月玲 发布日期:2024-05-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一江三河”(白龙江、黄河、洮河、大夏河),孕育了甘南文明的曙光,印证了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南州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大工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活动,深化拓展“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联创共建行动,全州74万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同心同德,共同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之歌。今年1月,甘南州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凝——延续民族团结基因 凝聚共建力量

  甘南州有着强大的民族团结“基因”。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人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时至今日,汉、藏、回、土、蒙古等35个民族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共同进步,书写团结奋斗新篇章。

  战友情深,兄弟情浓。

  梦想凝聚力量,团结开创未来。甘南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前,全州先后被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04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5个;受到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4个、模范个人19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1个、模范个人79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甘南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宣传思想工作大局,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甘南教育实践馆,开工建设甘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表彰推荐工作,先后涌现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万青、“全国扶贫楷模”张小娟、“草原环保卫士”卓玛加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道吉草等先进人物。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力实施“童语同音”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使用三科统编教材,控辍保学率连续3年达100%。以“润物细无声”的理念和多种形式方法深化宣传教育,让“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

  融——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共建精神家园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甘南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深化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着眼打造“铸牢一条主线、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进步高地,不断探索创新、突出特色、明确重点,形成了具有甘南特色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模式。

  甘南草原,风光旖旎。

  创新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开展“白龙江流域九县区民族团结进步深化带”行动,举办“5·23”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日,打造“党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文旅融合”等品牌。扎实推进“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联创共建行动,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推动甘南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大抓治理。全州近7万名党政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基干民兵编入网格,凝聚形成促进和谐稳定的强大合力。创新完善基层党建、文明村社、美丽家园等“8+”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入网联户、联寺包僧、结对关爱、企业包联、支部联建“群众工作五个全覆盖”行动,推动“小联防”发挥“大作用”,“小网格”实现“大服务”,“微治理”释放“大能量”,真正在党政军民大融合、东南西北大联动、上下左右大协调、社会各界齐发力中编密维护稳定的安全网。“8+”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入选“2022智慧治理全国创新案例”。

  坚持以环境革命“小切口”推动经济社会“大变革”,创新农牧村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工程。目前,全州建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小康村2341个,被国务院列为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高标准打造了一大批以扎尕那、庙花山、香告、加拉尕玛等为代表的全省一流全域旅游专业村。农牧村面貌焕然一新,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聚——凝心聚力 书写民生福祉新答卷

  甘南州认真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融入到各领域、各行业工作中,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团结一心,奋力拼搏。

  坚持把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推动。2023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81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5元,比上年增长6.8%。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65元,比上年增长8.1%。

  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首位产业谋划推动,高标准建设覆盖8县(市)的文化旅游标杆村17个、覆盖97个乡(镇)的全域旅游专业村103个,培育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3000余家,引导支持各族群众多元化增产增收。培育壮大牛羊猪鸡果菜菌药八大特色农牧产业,甘南牦牛、藏羊、中(藏)药材、高原夏菜等绿色有机农特产品走俏市场,实现了农业增效、群众增收“双提升”的目标。

  对标“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战略定位,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生态修复面积6.75万公顷,全州草原植被盖度、森林覆盖率分别达97%和24.57%,实现草畜动态平衡,草原生态持续向好。全面落实四级河、湖、林长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甘南州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多年排名全省第一,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尕海湿地成功入围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甘南州以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为载体,定期举办州县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演”,电影《甘南情歌》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唐东杰布》获得甘肃优秀剧目展演“特别奖”。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选2019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创排播出《高高的扎尕那》《花儿哟,两连叶儿》等影视作品,搭建起各民族人员交往、文化交流、情感交融的平台。

  如今,漫步在甘南州城乡的大街小巷,处处能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干部群众,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共建幸福家园,描绘出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甘南州民委供图)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