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米线:特色小吃中的“大文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晓旋 发布日期:2024-11-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云南米线,是著名的地方小吃。作家汪曾祺曾在《米线与饵块》一文中写到:“未到昆明之前,我没有吃过米线和饵块。离开昆明以后,也几乎没有再吃过米线和饵块。我在昆明住过将近七年,吃过的米线、饵块可谓多矣。每个星期都得吃个两三回。”在这篇散文中,汪曾祺介绍了云南的小锅米线、爨肉米线、羊血米线、干烧米线、过桥米线等各式米线的做法、特色以及相关典故。一碗米线,余味无穷,它背后的故事同样令人着迷。

  米线的起源与发展

  米线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东汉末年,服虔《通俗文》记载,“煮米为米索(suǒ)”。对于“米索”的具体形状,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其偏旁 “米” 和字音 “索” 可推断是用米加工成绳索样的食物,这是米线的雏形。南北朝典籍《食次》称米线为“粲(càn)”,本意为精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对其进行了补充,称“《食次》曰:‘粲’,一名‘乱积’”。因米线煮熟盛出时形状乱如麻线,故称“乱积”。

  至宋代,米线称“米缆”,可干制,有相关记载的文献明显增多。宋代谢枋得《谢人惠米线》云:“玉粒百谷王,有功满人寰。舂磨作琼屑,飞雷落九关。翕张化瑶线,弦直又可弯。汤镬海沸腾,玉龙自相扳……”诗文生动展现了米线制作的原材料、过程、形态,形象地将米线比作“瑶线”“玉龙”。宋代楼钥《陈表道惠米缆》云:“江西谁将米作缆,捲送银丝光可鉴。”由此可知,江西人也擅长制作米线,且色泽光亮。宋代陈造《江湖长翁诗钞·旅馆三适》云:“粉之且缕之,一缕百尺缰。匀细茧吐绪,洁润鹅截肪。吴侬言法殊,楚产可倚墙。”诗文描写了米线条形细长、匀净洁白的外观,润如鹅脂的口感,还点出了米线制作技艺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

  从古籍记载可以看出,米线在各地都有产出,到了明清时期风靡于云南。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在云南实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大批迁入人口在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多样的饮食习惯。明嘉靖《大理府志·物产》记载,大理米线“细如灯草,引长不绝,脆润不粘,盘结成团,经汤则解”。《万历云南通志·全省土风》记载,“食有米缆、蓬饵、蒜脍”。这些都是文献中有关云南地区食用米线的较早记录。另外,从“过桥米线”起源传说来看,较早的是明末清初“蒙自说”,较晚的是咸丰年间“建水说”。可以说,从起源到发展再到流行,米线见证了各民族在饮食文化上的交融互鉴。

  云南米线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特色

  北魏《齐民要术》记载了米线的制作方法:“用秫(shú)稻米,绢罗之。蜜和水,水蜜中半,以和米屑……”就是先将糯米粉和水加蜜制作成米浆,再将稠稀适中的米浆从底部钻有小孔的竹筒漏出,入锅煮熟后捞出,便是米线。云南米线不仅继承了传统米线制作工艺,还创新制作出干浆米线、酸浆米线等特色品类。

玉溪米线节上的民俗表演。来源:玉溪市文化馆

  云南自然环境多样,各民族适应居住环境,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例如,傣族生活的地区气候湿热,撒苤米线是傣味米线的代表。“撒”是指生肉,生鱼、生牛肉、生猪肉均可做“撒”。傣味米线又分酸撒、苦撒,酸撒常用柠檬佐味,苦撒中加入了牛的苦肠水和胆汁。生活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一带的壮族群众,喜食酸汤米线。过去交通不便,物资较为匮乏,为了延长食物保存时间,人们发明了各种腌制和发酵食物的方法,酸汤米线是米汤酸与菜酸的结合,入口解腻,咽下回甜,搭配酥肉或者油炸猪皮,便是一道日常美食。

  由米线衍生出许多节日文化。玉溪米线节由来已久,传说起源于元朝或者明朝时期,有数百年历史。节庆活动自农历正月初一起,持续至三月二十二日,历时81天。节日期间,开展迎神、祭神等民俗活动,人们不仅品尝以米线、凉卷粉为主的米食素宴,还可以享用包括酥肉、千张肉、蒸肉等在内的“土八碗”。今日的玉溪米线节不仅有祈愿丰收的传统内涵,还创新开展非遗展演、旅游、经贸等活动,以节庆引流量、聚人气,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

  多年来,云南着力将米线这类小吃发展成“大文化”“大品牌”。“建新园”“桥香园”“吉鑫园”等老字号守正创新,一些新兴企业将原生态食材、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发推出各种口味的即食米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蒙自市作为“中国过桥米线之乡”,将“过桥米线”与文旅资源融合,吸引游客前来吃美食、赏美景,并培育打造“蒙自过桥米线制作师”劳务品牌,让传统美食成为促就业、强产业的“金名片”。

  总之,云南米线不仅是街头巷尾的小吃,亦是中华饮食文化大观园中的明珠。一根根细长的米线,串起了云南这片土地上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活力,串起了各民族共同建设家园的过去与未来。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