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这是我设计的邮票!”“老师,这是我画的天安门!”……看到孩子们举起的一幅幅作品时,我感到特别欣慰。
我是安徽省滁州市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2021年秋,我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固玛镇开展为期3年援疆工作。从小爱好集邮的我,在皮山县创办了第一个集邮社团。
由于固玛镇地处偏远,条件十分有限,滁州市集邮协会知道后,捐赠了两箱近百斤重的邮票、信封、信卡、明信卡等。
当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图文并茂的邮品时,个个兴奋不已。我从教孩子们识邮、赏邮、说邮、绘邮等方面入手,开展文化润疆工作。
我援疆所在地是和田玉的主产区。2012年8月中国邮政发行了《和田玉》特种邮票,票面选取了玉辟邪、玉长乐谷纹璧、鎏金银托盘双耳玉杯、玉双童洗象等4件古代不同类型的玉器珍品,图案古朴典雅,概括了吉祥文化之精髓的平安、长乐、圆满和喜象4个方面的内容。 小朋友们被我讲述的邮票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吸引。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1999年10月1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被誉为“祖国全家福”的《民族大团结》邮票,共56枚。看到邮票画面上姑娘小伙穿着民族服饰,跳着熟悉的舞蹈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喊出:“老师你看,这张邮票画的是我们维吾尔族!”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一生曾两次出使西域,足迹遍及中亚、西亚各地,使得中原与西域关系更加紧密。当同学们听说张骞出使路途中经过和田皮山时,个个欢呼雀跃。我就向孩子们展示了2017年9月20日发行的特种邮票《张骞》,向学生们讲解这场凿空西域的伟大远行。
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学习邮票中的故事,了解新疆历史,同时也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我们学习张骞忠于祖国、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道路上,对实现南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孩子们观察着一枚枚邮票,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例如: 我国发行的《民族大团结邮票》共多少枚?《楼兰故城遗址》特种邮票中故城遗址在新疆何地?……一个又一个问题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的热情,提升了他们对国情、社情、民情的知晓率。
国家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的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站,东至上海市白鹤镇站。2005年发行的《西气东输工程竣工》纪念邮票,形象的展示了新疆与各省区市使用一管气,同发展、共命运、心连心。
看到同学们意犹未尽,我拿出了家乡的两枚邮票。2004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中国名亭(一)》其中(4-4)醉翁亭。我告诉同学们,我的家乡安徽滁州,琅琊山景色秀美,内有千古名亭——醉翁亭,葱绿树阴与昆仑雪山形成鲜明对比。在我的讲解下,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幅员辽阔,朗朗上口的《醉翁亭记》,更让他们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每年5月是新疆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我举办了《邮忆历史 感党恩情》主题系列讲座,传承红色基因;还举办了“十二生肖庆元旦”邮票设计大赛,同学们积极参与,广泛搜集素材,设计出多幅构思新颖的兔年、龙年作品,表达了对新年、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方寸天地,走读中国。通过邮票为媒,我试图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的心底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期待有朝一日,长成苍天大树。
(编辑: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