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报社社会责任报告(2024年度)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5-05-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中国民族报社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度)

  

  目录

  1. 前言…………………………………………

  2. 政治责任……………………………………

  3. 阵地建设责任………………………………

  4. 服务责任……………………………………

  5. 人文关怀责任………………………………

  6. 文化责任……………………………………

  7. 安全责任……………………………………

  8. 道德责任……………………………………

  9. 保障权益责任………………………………

  10.合法经营责任………………………………

  11.后记…………………………………………

  

  一、前言

  (一)媒体概况

  《中国民族报》创刊于2001年,是国家民委机关报,是专业服务与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中央级新闻媒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的主阵地。近年来,中国民族报社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加快推进各平台深度融合发展,建成融媒体采编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新闻信息的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在融媒体产品生产中引入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中国民族报社各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增加。

  
  

  (二)媒体社会责任理念

  中国民族报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着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2024年9月28日《中国民族报》一版

  • 媒体在2024年度获奖情况    2024年,报社“道中华”品牌得到有关领导肯定;重点专栏“正道”得到中宣部表扬;在2024年度高学术影响力中国报纸排行中,《中国民族报》排在社会类第4名;有15个集体、个人的职务作品获得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等各级组织表彰。

  

  2024年度高学术影响力中国报纸证书

  

  

  2023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证书

  

  2024年度公共关系优秀案例证书

  

  全国行业好新闻大赛三等奖获奖证书

  二、政治责任

  (一)政治方向  

       1.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报道。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宁夏的重要讲话,以及给景宁各族干部群众和誓词碑盟誓后代的回信精神进行广泛宣传。对中央政治局关于边疆治理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等进行深入宣传。推出《习近平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融媒体作品,深化各族读者对铸牢的认识。开设“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等专栏,推出内蒙古等7省区和湘西等14个自治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署名文章和系列重磅文章,引发较好的反响。

  2.做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宣传报道。推出8个版的报纸特刊、1个网站专题、1场直播、5个报纸专栏及100多条短视频。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会议精神入脑入心。大力宣传受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直播模范事迹报告会,吸引67万多人在线观看,营造了学模范、讲团结的氛围。

  

  2024年9月28日《中国民族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特刊”  

  3.做好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报道。以电子刊、新媒体、多方联动等方式,全方位报道运动会盛况,实现运动会报道的破圈传播。连续10天每天推出1期4版会刊,通过大会官网、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国家民委官方微信、中国民族报社各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联动71家主流媒体,共同构建运动会精品内容的广泛传播网络,联动媒体转发推广超1.54万篇次。运动会相关重点话题阅读量超过3000万。

  

  2024年11月22日运动会会刊第一期

  (二)舆论引导

  对美西方攻击抹黑,主动发声亮剑。针对美西方在新疆棉花、涉疆强迫劳动等荒谬指责以及藏族南来说等谬论,推出3个报纸专版、79篇融媒体稿件、50余条涉疆涉藏视频,驳斥美国国会借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诋毁污蔑中国治藏成就,全方位报道对口援疆援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争取对外舆论斗争话语权,其中有11篇推文阅读量超10万+。

  

  2024年8月27日《中国民族报》刊发评论《美国涉藏法案的违法性》

  (三)舆论监督

  针对错误观点,正本清源。“道中华”文宣平台从2024年1月起推出“正道”专栏,反驳错误史观,澄清谬误,正本清源,全年发表文章30篇,总浏览量达140万,其中有10篇文章的浏览量达到10万+。

  

  2024年1月15日正道专栏文章

  

  正道专栏版面

  三、阵地建设责任

(一)融媒体矩阵

  2024年报纸发行量与上年基本持平;“道中华”全平台粉丝达到810万;中国民族宗教网年点击量超过1亿;报社微信用户12万;报社微博粉丝超过153万,话题#骏马奔腾#访问量超7000万;国家民委官微用户超35万。此外,报社还注册有头条号等,其中强国号最高单篇点击量达150万。

  (二)融媒体报道

  加大融媒体报道力度,加大视频类产品创作,加强传播模式创新。中国民族报视频号推出视频近700条;“道中华”平台发布稿件1745篇、视频2515条,其中260多篇、条点击量超过10万+。在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年度十大热搜里,来自《中国民族报》和“道中华”文宣平台的占到了7成。如“一起奔腾吧”直播,有205万观众在线观看,300多个账号互动,话题总阅读量超过3000万,全网浏览量超过1.5亿。

  

  2024年12月24日发表于道中华微博

(三)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完善优化融媒体采编一体化平台,进一步优化功能,提升其使用效能,构建了包括新闻数据采集、编辑、多渠道分发集约高效的新型采编制作流程,新媒体生产能力得到提升。

  四、服务责任

  (一)信息服务

  围绕国家民委中心工作做好报道。开设“民族工作”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版面,对各地民族工作部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等主题宣传,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2036万。精心做好“骏马奖”报道,两次刊发潘岳同志、张宏森同志署名文章,阅读量均过10万+,话题#骏马奔腾#冲上热搜。深入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和铸牢中华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2024年12月13日《中国民族报》“民族工作”版面

  

  2024年2月20日《中国民族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版面

  

  2024年5月14日《中国民族报》教育版“师生共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栏

  (二)社会服务

  先后派遣记者11人次参加中央集中采访活动,开设“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专题,发表文章10篇;在“道中华”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发布各类新媒体作品 200多条,其中7篇作品点击量过10万+,在学习强国的最高播放量达199万。组织开展8场道中华大讲堂、5次道中华边疆行活动,报社向相关地区干部群众赠送《中国民族报》,助力民族地区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曼行国道.219宣传牌

  (三)公益活动

  2024年刊发公益报道超过20篇。围绕国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25周年,深入实地采访,推出系列文章,展现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新成就。在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刊发整版彩色公益广告,搞好普法宣传。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和国家安全日等节点,刊发相关图片文字报道。努力做好国家民委对口支援地方的宣传报道。

  

  2024年12月3日《中国民族报》刊发国家宪法日公益广告

  五、人文关怀责任

  (一)民生报道

  围绕舆论关注热点,主动策划采写民生报道。“教育版”推出40多块版面,刊发《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等文章,对教育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报道。刊发《助力西藏籍在汉学子提升数字素养》等稿件,做好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等热点民生话题的引导。

  

  2024年4月30日、8月27日《中国民族报》教育版

  (二)灾难和事故报道

  第一时间转发《习近平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等指示批示精神,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受灾群众的深切关怀;甘肃积石山12·18地震发生后,“守望相助”专栏刊发一组报道《千里驰援 美食暖心》等文章,展现各族儿女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温暖画面。

  

  

  2024年1月5日《中国民族报》刊发甘肃积石山地震报道  

  (三)以人为本

    “团结”版全年推出40多期,刊发了大量各族群众手足相亲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推出专栏“守望相助”,讲述各族群众互帮互助、感人至深的故事。开设“模范风采录”专栏,报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先进事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24年12月13日、9月6日《中国民族报》团结版

  

  

  2024年11月5日《中国民族报》“模范风采录”专栏  

  六、文化责任

  (一)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设“爱国奋斗新征程 建功立业新时代”栏目,报道民族工作部门爱国、敬业的典型人物事迹;开设“三全育人”栏目,充分报道民族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学生的经验做法,以及优秀老师的事迹。

  

  2024年4月16日、12月17日《中国民族报》教育版

  (二)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持续做好“文博中华”“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等重点专栏,其中《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一文被新华文摘2025年第1期转载。与“道中华”文宣平台联动,做好“中华服饰文化”专栏。

  

  2024年10月11日《中国民族报》05版

  (三)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开设“科普面对面”专栏,刊发了《为何“日照香炉”会生“紫烟”?》等系列文章,向广大读者普及科普知识。聘请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到报社开展讲座,手把手教授编辑记者如何将DeepSeek运用到融媒体产品的生产中,并用AI生成发布了数十条融媒体产品,这些产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七、安全责任

  报社党委坚持压紧压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修订《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严格执行三审制和新媒体审校制,以制度保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地落实。层层签订意识形态安全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主动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强言论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024年《中国民族报》和“道中华”等新媒体平台全年未发生意识形态导向错误。

  八、道德责任

  报社始终要求全体采编人员恪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自觉抵制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绝不刊发失实作品,绝不刊发有“三俗”倾向的作品;坚持原创、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加强采编队伍职业道德教育,严明采访等工作纪律,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24年未出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九、保障权益责任

  (一)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工会等机构部门和专业人士的积极作用,对记者依法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权益给予充分保护。建立权益保障渠道,在员工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为其提供保护、声援和申诉。

  (二)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严格履行《民法典》《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严格规范聘用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变更、终止、解除等工作,保障员工权益。

  (三)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执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法规,完善记者证申办流程,严格规范新闻记者职务行为。严格执行记者证申领注销程序,及时为符合申办条件的员工申办记者证,及时为调离、离职、离岗、退休的员工注销记者证。

  (四)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严格执行《新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确保每名新闻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90学时。充分利用社内外资源,开展“记者大讲堂”等活动,通过邀请专家讲和社内记者自己讲相结合、网上培训与线下讲堂相结合等形式,丰富培训渠道,促进业务交流,提升广大编辑记者的理论修养、业务技能。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坚持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原则,严禁采编人员从事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严格遵守《出版管理条例》《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广告法》等关于发行、广告、经营、版权贸易等行为的相关条款,2024年未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十一、后记

  报社还存在品牌打造、内容创新力度不足,传播力、影响力不够,以及融媒体人才短缺,调查性、批评性报道缺乏等问题。

  2025年,中国民族报社将继续坚持导向管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挥好国家民委机关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主阵地作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凝聚起各族儿女团结奋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有针对性地批驳各种不实舆论、负面舆论、有害言论,坚决抵制敌对势力的恶意攻击抹黑,在群众中特别是青年人中塑造防御的思想长城;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精心做好重大主题宣传策划,通过人才赋能、管理赋能、技术赋能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一体策划、融合生产,不断提升内容供给力、舆论引领力、市场竞争力,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努力打造适应全媒体工作要求的新型主流媒体。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