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我们在行动 上一版3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陇原大地深深扎根
谱写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时代之歌
攻克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堡垒
打造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示范之地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
攻克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堡垒

  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兰州、白银5个市州和兰州新区,36个县市区。其中有甘南、临夏2个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2个自治县,9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181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75.1%。沿黄河—洮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频繁,多元文化交汇,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今年以来,兰州市积极履行片区年度牵头城市责任,会同片区建立各市州联系协调机制,健全完善分工协作、联席会议、互观互检、联络沟通、信息共享、总结移交6项联创共建工作制度,确保联创共建工作有序推进,形成各族各界群众守望相助、携手奋进的生动局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片区着力在补齐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短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功夫、做文章。自觉把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摆在脱贫工作的优先位置,实行重点帮扶、集中攻坚,补齐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短板。

  兰州市把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尽可能向民族贫困地区倾斜,坚决攻克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堡垒,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外对口支援力度,持续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建立扶贫减贫长效机制,完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措施,持续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发挥省会城市和兰州新区、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拉动民族特需商品、特色食品、民贸民品企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兰州市主动做好援藏工作和对口帮扶工作,为卓尼县、临潭县累计提供援助资金5.21亿元,援建项目40余个;为东乡县选派驻村干部50人,援助财政帮扶资金1000万元,筹集捐助物资价值约100万元,提供用工岗位100余个;联合甘南州民委、团州委以“民族团结暖童心、守望相助伴成长”为主题,开展“关爱民族地区青少年公益研学活动”,组织临潭县30名贫困民族地区青少年赴兰州开展公益研学活动;安宁区万里小学与东乡县红柳学校举行“手拉手”活动。

  片区内各市州和兰州新区创新方式载体,打造了一批特色亮点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品牌”。甘南州把东西协作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使扶贫协作成为同心筑梦、携手发展的典范。临夏州把扶贫车间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的展示窗口,建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帮互助互学的脱贫“车间”。白银市着力打好创建工作+红色传承、“红色牌”+乡村振兴、“绿色牌”+企业行动、“银色牌”+民族教育、“金色牌”+文明城市“特色牌”等5张品牌。定西市把学校打造成广泛播撒民族团结进步“金种子”的摇篮,让各民族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成长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兰州新区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少数民族群众转产就业,开展民族团结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兰州市创建工作整体谋划、辐射带动、全域覆盖、合力推进,形成“一心两线三区四组团”的工作格局:“一心”即抓牢城关、七里河区这一创建重心,“两线”即打造红色旅游线和黄河风情线两个宣传教育特色线,“三区”即创建西固、安宁、红古3个省级示范区,“四组团”即兰州新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4个组团,分别辐射景泰县、天祝县、定西市、白银市,与片区联创共建,不断提升整体创建水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