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宗教周刊·人文 上一版3
听文物讲故事,六十多年前永乐宫壁画的大搬迁
文殊院川腔梵呗唱诵:佛教中国化的音乐展现
文殊院腊八节庙会:传承文化 传递温情
江门天主堂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殊院腊八节庙会:传承文化 传递温情

□ 亦真 本报记者 吴艳
文殊院腊八粥料包。
2020年腊八节庙会上,文殊院举行施粥活动前的诵经仪式。

  腊八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先秦两汉,初步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唐宋,延续至今。

  先秦两汉时期已有腊日祭。腊日祭祀指先民在岁末年终时期举行的两种祭祀:蜡祭与腊祭。蜡祭是岁末天子举行的祭祀仪式,在郊野以五谷杂粮祭祀与农业相关的八位神灵,报答诸神对农业丰收的保佑,以祈来年风调雨顺、国富民丰。腊祭是岁末腊月举行的祭祖仪式,在宗庙以所获的猎物祭祀家族祖先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灵,感恩祖先的庇佑,以祈家庭和睦、家族昌盛。蜡祭、腊祭的时间并不确定,但总归在年终的时候,时间上相近,所以两汉时期两种祭祀逐渐融合成为腊日祭祀,成为宗族团聚、祭祀祖先、休息宴饮的节日。

  两汉时期又是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的时期。受佛教纪念“佛陀成道日”的影响,至南北朝,原本不确定的腊日祭祀时间确定在腊月初八。梁朝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中最早记载了腊日固定于腊月初八。当时的佛教徒在“佛成道日”,会有“作金刚力士祛疫”“腊八粥”等民俗习惯,表达祈求健康、感恩佛陀的情感愿望。

  唐宋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腊八节也与社会发展同步,节俗繁杂,除了传统的祭祖、祭百神和打猎活动,朝廷还要赐宴、赐食、赐衣、赐新历;民间各种丰富的民俗活动蓬勃发展。两宋时期,寺院成为腊八节的主要活动中心,奉施腊八粥成为重要的民俗活动内容。

  明清时期,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相互融合渗透。此时流行于民间的腊八节,融入了许多民族特色文化。

  清朝嘉庆年间镌刻的《华阳县志》中记载,每年腊八节,成都城里像文殊院这样的大寺院都会“作浴佛会,造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

  文殊院始建于隋,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由第一代方丈慈笃重建。重建之初,慈笃就非常重视文殊院腊八节庙会的兴设。据成书于1710年的《慈笃语录》记载,慈笃在腊八节时上堂讲经说法,是宣扬腊八节文化精神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慈笃语录》之中还提到当时仕宦官绅纷纷参与文殊院腊八节庙会的祈福供佛、奉施腊八粥等民俗活动。文殊院腊八节庙会的基本活动内容有供佛祈福法会、燃灯传灯法会、奉施腊八粥、讲经传戒、人文交流等等。

  供佛祈福法会与燃灯传灯法会,是文殊院腊八节庙会中继承与发展传统腊八节“祭祀”思想的民俗活动,表达民众感恩天地、诸佛菩萨、神灵、祖先的感恩之情,祈愿物阜年丰、家庭和睦、身强体健等美好愿望。

  现在,奉施腊八粥是文殊院腊八节庙会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一项民俗活动。文殊院在腊八节庙会期间,筹备各种所需物料,组织并培训数千人次义工全程参与30万份腊八粥的准备、熬制、封装与奉施,并且对各环节相应的食品安全、文化意义进行严格把控与训导,以确保奉施腊八粥的全过程的安全与文化理念的贯彻。至2020年1月2日的腊八节,文殊院腊八节庙会已连续多年奉粥30万份。

  今年的腊八节,由于疫情原因,文殊院组织在线申领腊八粥料包、热粥。此前,文殊院慈善小组将腊八粥料包分送到成都市福利院、敬老院、医院、学校及环卫站,传递温情。

  (本文图片由文殊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