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擦亮民族高校的政治底色
峡谷里的书声
呵护重残女孩求学梦
跨越上千公里的山区思政教育课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呵护重残女孩求学梦

□ 李刚 王凡

  去年,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北关民族小学的毕业典礼上,女孩小丁(化名)笑容灿烂,高兴地领到毕业证书。

  小学6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关爱下,小丁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自信,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小丁是翼城县唐兴镇北关村的回族女孩。2013年,6岁的小丁在某培训机构学习舞蹈期间,因发生意外导致高位截瘫。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小丁和家人带来了难以承受的痛苦。

  转眼间,小丁到了读小学的年龄。2014年8月,她的父母来到翼城县北关民族小学报名。考虑到孩子的特殊性,学校专门召集相关教师开会,研究教学和管理问题。

  “事在人为,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应该有能力接受这一挑战。点燃孩子的希望,才能彰显教育的伟大。”校长田海龙说。

  2014年9月,小丁顺利入学。

  考虑到小丁的身体情况,学校经过统筹考虑,把她放在业务能力强、家庭负担轻的班主任所在班级。以此为契机,学校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全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为帮助小丁尽快融入、适应集体生活,学校顺势广泛开展了爱的教育,使学生明白“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的道理。例如,建立互助小组,传递“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理念,促进同学间的和谐相处;在小丁的班上展示她的作业,激发她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短暂而又漫长的6年,小丁的教育成长历程有艰辛苦涩,也有感动喜悦。

  四年级时,小丁一度出现自卑、自闭倾向。原来,之前有家长陪读,可及时清理她的大小便、更换纸尿裤。随着年龄增长,小丁变得害羞,加上家长有事不能及时到校,小丁便出现了身上有异味等尴尬情形。为此,学校指派了心理辅导教师,对她进行心理疏导。一段时间后,小丁恢复了自信和乐观。

  “做孩子智慧的启迪者,做孩子心理的疏导者,做孩子希望的点燃者,做孩子心灵的放飞者,做孩子成长的奠基者,这也是教育的真谛。”田海龙说,教师悉心照顾像小丁一样的弱势群体学生,既塑造了学校师德师风的良好形象,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民族团结,融洽了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关系。

  如今,小丁虽然毕业了,但她的教育成长事迹依旧在家长和学生间传播,这也是民族团结的见证。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