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宗教周刊·人文 上一版3
海之帐幔,禅之风雅
端午节的源起与中国文化的共融精神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6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端午节的源起与中国文化的共融精神

□ 项秉光

  我国传统民俗中有两个有趣的节日,一个是端午,一个是重阳。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都是日月重叠。

  五月五日的端午,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中华大地从南到北,还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会过端午。端午节源远流长,影响地域广大,多源汇聚而成一节,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节日风俗,包括食粽子、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贴午时符、佩豆娘、画额、放纸鸢、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躲端午、避五毒、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跳钟馗、斗草、打马球等。这些丰富的节日习俗,说明了端午节节日来源的复杂性,更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化多层次共融的精神。

  端午节的习俗起自先秦,传播久远,其源头究竟来自何处众说纷纭,影响力较大的起源说大致有三种:图腾说,辟邪说,纪念说。

  图腾崇拜说主要来自闻一多的考证。他分析端午节习俗中有许多跟龙有关,赛龙舟、祭龙自不必说,粽子也是为了防止蛟龙窃吃祭物。他认为龙舟竞渡、食粽子这些习俗,需要多河港与产稻米为客观条件,这些都是南方的地方特色。因此他推测,端午最初可能是长江下游地区吴越民族的风俗,吴越地区断发纹身,以龙纹为荣,是一种龙图腾崇拜的遗迹。古代北方的胡人和南方的越人,都有“请龙”的风俗,请龙仪式每年数次,而农历五月的一次最为盛大。因此,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就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在南北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龙图腾的崇拜是中华传统文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与龙相关的诸多事物都为人们所喜爱,龙舟竞渡节俗甚至已经传播到许多国家,成为热闹喜庆的节日大型活动。

  辟邪说与五月五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有关。每到五月仲夏,天气炎热,蛇虫泛滥,瘟疫瘴疠丛生,因此早在先秦之时,五月就被视为“恶月”。《礼记·月令》中称五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这一月阳气至极而阴气始兴,是阴阳消长的恶月,而五为阳数,五月五日阳气之极,也就是阴气兴起之日,因而此日是恶月中的恶日,是日阴气萌作人易死,“感阴气成者死”。《风俗通》中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就是五月五日生,其父田婴认为他长大之后将不利父母,命其母弃养。其母不忍,偷偷将其养大,可见恶月恶日的影响有多么巨大。为了去凶化吉,先民们发明了许多辟邪禳灾的仪式,在端午之日举行。《荆楚岁时记》载是日:“采艾叶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后汉书·礼仪志》载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傩)止恶气。”据《后汉书》记载,辟邪之法从夏朝就有,历经商周直到汉代都在沿用。后世驱毒辟邪的习俗,有捉蛤蟆配药、踏百草、采杂药、采艾草、悬艾草于门户、臂系五彩丝线、饮菖蒲酒或雄黄酒。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时喝了许仙劝饮的雄黄酒而现出原形,因为端午饮雄黄酒乃是传统的辟邪习俗,所以白娘子无法推却。这些习俗历经数千年而流传不衰,至今犹在民间流行,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在节日里驱毒避邪的诸多举措,祈求远离灾害和不幸,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说辟邪说让端午成为一个特殊的日子的话,那么真正让端午成为一个完善的、影响远大的节日的是纪念说,尤其是纪念屈原说。纪念说认为端午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某位品德伟大的先贤,这些先贤包括屈原、伍子胥、介子推,纪孝女曹娥、苍梧太守陈临等,其中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大。屈原为楚国宗室,楚怀王时为楚国三闾大夫,因主张联齐抗秦而被流放,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楚辞”的创立者与代表人物,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因其悲惨的身世和结局而为民众所悲悯,以其高尚的爱国精神、志行高洁的品格和求索不屈的意志而为后人所怀念。在屈原死后,人们将对他的纪念加入了端午节的节日风俗中,以其身世与品德而成为民间宗教和道教、儒教的祭祀对象。《艺文类聚》引东汉末《风俗通》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这表明至迟在东汉末期,端午在原来单纯的辟邪驱瘟的风俗外,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对屈原的纪念已经成为端午节的组成部分。民间传说将纪念屈原的新内容整合进节日中,《荆楚岁时记》重新解释了龙舟竞渡的意义,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原为楚地风俗的龙舟竞渡,被解释为是在拯救投江自沉的屈原。今日在屈原家乡湖北秭归,其沉水的湖南汨罗,龙舟竞渡时犹唱《招魂曲》,挂招魂幡,上书“三闾大夫之魂”。《太平寰宇记》引唐人所撰《襄阳风俗记》记载,屈原投江之后,其妻子常投食于水中祭奠他,屈原托梦告诉妻子,她所投的食物都被水中蛟龙夺去,龙怕五色丝和竹。于是,妻子以竹叶包粽,用五色丝缠裹,以免蛟龙夺食。这样,食粽、挂五色丝的风俗也经过改造,纳入纪念屈原的节日传说中。到了宋代,则“角黍(粽)、竞渡……楚人以吊屈原,后四方以为故事”。端午节的这几项风俗经过民间的发展,成为纪念屈原的标志性活动,并从荆楚之地传播到了四方。有了三闾大夫的德行加持,端午节还从民间宗教习俗进入官方祭祀。《唐会要》规定对历史上的“德行弥高者”在春秋二时进行祭奠,屈原名列其中,封昭灵侯,五代后晋时封威显公,宋代封忠洁侯。到了明洪武时,朝廷规定“岁以五月五日”公祭屈原,端午由此成为上至朝廷下至民间,绵延数千年、传播天下四方的全国性节日。

  端午节的三种来源说,分别与它的数十种习俗相对应,形成了看似庞杂而不能统一的节日风俗。然而这正好解释了其所以能够传播久远的根本原因。端午节的多重来源以及这些源头所形成的习俗,如同支流汇聚成河,多源而一体,如同中华文明的形成,虽有多种源头,但最终汇聚成一条大河。龙图腾崇拜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族群象征,驱毒辟邪代表了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诉求,纪念说则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圣贤崇拜。三种本来各不相关的源头,最终通过历史的不断发展,汇聚在一个共同的节日之中,展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多层次共融精神。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当代宗教研究所)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