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汉藏合璧建筑风格的演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见证
景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实践
用好传统生态智慧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8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好传统生态智慧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付广华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挖掘传统生态智慧,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传统生态知识的传承,还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民族历史上形成的生计方式、资源利用制度以及生态观念都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在一些地方,人们还创造性改造了当地地貌,结合生态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施差异化管理,体现了生存智慧。如今,人们仍利用这些生计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传统生计技术的持有者, 各族人民所拥有的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对动植物的利用知识, 也对他们所在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传统生态知识的传承,是通过人来进行的。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也必然要发挥各族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让这些传统生态知识的持有者结合时代要求,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传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中汲取智慧。在物质文化方面,我国各民族传统生态知识包含有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技术性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生态环境重建,对特定生境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独特价值。比如,在石漠化严重的广西忻城县北更乡石叠屯,当地群众在治理石漠化的过程中,立足于本地石山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任豆树、苦楝树、喜树、牛尾树等品种大量栽种。在制度文化方面,我国各民族传统生态知识中包含有保护山林、水源的乡土规范,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比如,壮族传统的乡约制度,对农林资源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广西靖西市武平乡立录村的传统乡规民约规定,“山水生灵,不得浇药。丘木树林,不得砍伐……”时至今日,当地的乡规民约仍然继承了其中保护山林水源的思想。在精神文化方面,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都强调崇尚自然、爱惜生灵,对村寨周围的山岭、河溪、森林等自然生境都有着敬畏心理,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例如,南方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崇拜神山或风水林、神树的传统。如果所在地域范围广大,山头众多,则选定其中一座作为神山,或称之为“后龙山”;如果村寨管辖范围稍窄,没有合适的神山,则会选择一片森林作为风水林,或称之为“水口林”“水源林”;如果村寨地处平地,土地资源较少,则会在村头或村尾预留一小片山林,实在无法保留山林,则会选择若干棵大树作为神树,逢年过节,前往祭拜,不断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继承历史传统,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传统生态知识是漫长历史时期内人们在适应本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历时性、传承性。传统生态知识不仅包含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技术、制度和思想,也包含着诸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与反思。生态文明建设应继承优良传统、吸取历史教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传统生态知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与教训,生态文明建设为传统生态知识的存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

  与时间相对应,空间是事物的另外一种呈现形式。传统生态知识有自己的生成空间,是情境性的知识。这意味着这些知识来自于区域社会,反映的是某种特殊生境中人们长期的经验积累。对于传统生态知识来说,其生成的社会空间包括象征意义、整体自然观、社区共享三方面。这意味着传统生态知识生成的社会空间是独特的,有其历史文化背景和内涵。因此,要因地制宜,创新载体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员)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