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宗教周刊·人文 上一版3
多角度展现永乐宫魅力
“克隆”技术还原巴米扬和敦煌文物,带你穿越时空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 于飞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开始,就不断中国化,广泛吸收和融合中国儒、道两家的重要思想,其“自然观”也不例外。

  在古代,我国众多先哲就提出了许多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生态自然观是我国传统哲学体系的精髓,为合理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正是这一观念的体现。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佛教缘起论、整体论、众生平等以及“无情有性说”等理论基础上,积极吸收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等思想,大量融进儒、道两家的自然观,形成了中国佛教独特的本土化自然观,即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自然观的萌芽阶段,主要体现在佛经翻译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概念的借用和早期佛教著作对老庄玄学“自然观”的运用。如在早期佛教经典翻译中,“自然”一词主要用来表征“般若波罗蜜”“智慧”“境界”“空”“净土”等内容。像《道行般若经》将“般若波罗蜜”理解为自然而然的境界;《正法华经》《光赞经》用“自然”翻译“诸法实相”“诸法空性”;《光赞经》与《无量寿经》的各种译本则用“自然”来形容佛国土中色身、楼观宫殿的微妙与不可思议等。东晋时期,僧肇、竺道生、慧远等名僧在其著述中,利用“自然”观念来阐释佛教义理。竺道生是最早把“自然”概念融入“佛性”内涵的僧人,他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念来解释佛性说:“夫体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为佛性也。”这里,“法”“自然”和“佛性”三者是同等内涵和意义的概念。早期,中国佛教著述对“自然”观念的运用和理解,直接影响了后来禅宗自然观的形成。

  到了唐宋时期,禅宗进一步突出并强化了自然观。禅宗被认为是佛教中国化最为典型的宗派,禅宗的自然观是儒道佛“自然观”相互吸收、深度融合的结晶。禅宗主张在自我观照的坐禅过程中,达到一种融化物我、人与万物自然统一的境界,即“禅”的境界,也即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无情有性,珍爱自然,这是中国佛教自然观的基本精神。佛教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的中国化发展,宗派林立,但各派别在对待有情和无情众生的态度上却是一致的,认为任何有情和无情都具有内在的佛性,即像花草树木、山川河流、大地瓦石等这样的无情也都具有佛性。“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郁郁,碧湛湛,百草头上漏天机;华(花)簇簇,锦簇簇,闹市堆边露真智。”中国佛教认为,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与人亲和并可以启人悟道的生命存在。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佛教寺院都修建于远离尘嚣的山清水秀之处。

  “天下名山僧占多”。当年释迦牟尼放弃苦修,端坐于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冥想得悟,从此,佛教与自然山水风物结缘。在中国,佛教与山水之间的不解之缘愈加凸显,中国佛教名山数以百计,不仅记录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也显现了优良的生态文化传统。傍高高的山峦筑庙、依潺潺的流水立寺,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天下崇山多佛寺、峻岭每见僧人游的独特景观。佛因山而显赫,山以佛而著名。尤其是禅宗祖师以青山为居、碧水作伴,历代祖庭都位于山水秀美的地方。从达摩祖师少林面壁,到四祖道信在破额山参禅,再到五祖弘忍在东山传法以及六祖慧能在曹溪之畔正式创立南宗禅,禅宗的历代祖师都喜好在山水自然中参禅悟道。许多禅门高僧还创作了大量优美的写景诗,表达山水皆真如的思想。宋代禅僧汾阳善昭有诗云:“春雨与春云,资生万物新。青苍山点点,碧绿草匀匀。雨霏长空静,云收一色真。报言修道者,何物更堪陈。”禅宗主张山水皆真如、触目皆菩提,强调在对大自然的直觉观照之中,契悟宇宙实相,强调人与自然相合无间,人之本性与自然之法性合为一体,追求一种自然惬意的生命情怀。

  我国佛教的历代高僧大德植树造林、整治河川、美化环境,倡导戒杀素食、放生护生,是生态保护的积极实践者。宋代庐山万杉寺的开山祖师大超禅师,秉承“农禅并举”的优良传统,曾率领僧众在寺院周围种植杉树万棵。由于当时万杉寺的生态环境特别优越,加之法事活动规范,遂成为佛教界典范,宋仁宗将其列为皇家寺院。据记载,庐山历代僧人都有植树造林、造福一方的优良传统。长期热心和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不仅美化了寺庙环境,还保护了寺院周边的生态。

  纵览我国佛教寺院,无不林木葱茏、花草芬芳,这在客观上对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云南西双版纳的佛寺一般都建于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佛寺四周种植着浓荫四盖的大树和郁郁葱葱的竹林,佛寺庭院内也遍布奇花异树,俨然是“洞天福地”“人间仙境”。在藏族聚居区,藏传佛教倡导的慈悲、平等、戒杀等思想,也为保护青藏高原的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可以说,从释迦牟尼最初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到佛教传入中国后园林式寺院的建造,再到以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为代表的中国四大佛教山林及其信仰的形成,无不体现了佛教崇尚自然与回归自然的生态人文主义意蕴和价值取向。

  无论是深山僻壤,还是城郭闹市,举凡佛教活动场所,大多风景幽静、生态优良。汉传、藏传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爱护自然、尊重生灵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伦理思想。与时俱进的中国佛教应积极参与到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践行其自然生态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提升佛教中国化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