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周刊·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紧贴大地 书写“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故事
音乐剧《太阳照进山窝窝》:演绎古老山寨焕新貌
新天地·新创造·新使命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10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贴大地 书写“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故事
——读李迪报告文学《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
□ 佘晔

  

  作者:李迪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是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讲述中国脱贫故事的重要原型。作家李迪的脱贫攻坚题材长篇报告文学《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是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该书以写实的手法,呈现了十八洞村在新时代脱贫致富路上焕发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同时,在原汁原味的故事讲述与展现中,作品折射出当地各族群众内蕴的奋斗精神和崇高的家国情怀。

  作家李迪不远千里来到十八洞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大半个月,最终献给读者的这十八个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人物,都带着泥土的芬芳,鲜活而温暖人心。在李迪贴近大地式的书写与呈现中,这些人和事已经超越了一个古老苗寨所能呈现和承载的高度。正如脱贫攻坚的“十八洞模式”一样,十八洞人深厚的脱贫意志和情怀,成为这个时代记录和诉说的典型。笔者认为,这十八个故事从三个方面艺术而明晰地呈现了脱贫攻坚事业,记录了这一艰辛但创造幸福的历程。

  春风吹“通”十八洞。脱贫攻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十八洞村的脱贫之路是异常艰难的,在李迪构建的故事版图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十八洞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难;地域上的闭塞与思想上的落后造成了教育、医疗与民生事业上的难。按照十八洞村民自己的说法,脑袋是空的,钱袋子是空的,家庭是空的,村集体经济是空的,“四大皆空”。多么形象而贴切!在十八洞村,最重要、最迫切也最艰难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修路。路,既是道路,更是发展的出路,没有出路,就没有希望。因此,修路成为村民最大的心愿。而十八洞村由四个苗族村寨合并而成,山高路远,山多地少,没有大型机械作业,在这样的地方修路,简直难于上青天!据村支书龙书伍回忆,“那时,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手里的一把锄头,整整三年,全靠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到2011年路修通的时候,连烟都抽不起了”。在《关键时刻》一节里,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龙秀林队长讲述了修路的艰难,在严峻的生存考验面前,“苗家汉子是不怕流血流汗的”。如今的十八洞村,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政通业通,一切都通了。

  春风吹“动”十八洞。作家李迪身处脱贫攻坚的第一现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细腻的笔触、饱满的情感记录扶贫进程中生动、真实的历史,创作了这部有代表性的扶贫题材的时代报告。《压力山大压不垮》中的龙金彪曾在浙江务工9年,回村后当选为村合作社首任理事长,用他的话说,“这跟做梦一样”。他创造性地开展合作社的一系列工作,从自己的父母手里拿到第一份入社合同,挨家挨户地宣传合作社的思路和政策,最终带动村民们流转近千亩土地,发展辣椒、荷花、无患子等特色种植产业,盘活了村集体经济。《就是悬崖我也要跳》中的隆英足因贫辍学,靠帮人喂猪过活。后来,她下定决心白手起家回家养猪,遭到全家的反对。踏实肯干不服输的隆英足哭着说:“猪我养定了,就是悬崖我也要跳!”生活不会辜负有心人,从两头小猪起家的隆英足创建了现代化养猪场,成为十八洞村最早脱贫的传奇女性之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龙金彪、隆英足等都是脱贫攻坚战场上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战士,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践行者。

  春风吹“福”十八洞。扶贫、脱贫的春风给十八洞村民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质地温润,振奋人心。在李迪的讲述中,我们知晓,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前夕,《让我在山上把眼泪哭干》中的龙拔二大妈正陷入生活的极端困境:老伴儿卧病在床、家里的命根子一百多只羊一夜之间病死、唯一的儿子考上重点大学却交不起学费,还有八十多岁的老奶奶需要赡养……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那天,当听到总书记说这里是“小张家界”,可以靠旅游脱贫,她心里有了主意。最终,龙家借红色旅游办起了农家乐,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如今的十八洞村,处处青山绿水,家家喜笑颜开。勤劳勇敢的人们通过办农家乐,发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做苗绣等,将党的扶贫政策正确高效地应用到实际的脱贫行动中;扶贫干部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带领大家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幸福路。可以说,《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是对当代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扶贫故事的最好讲述,也是十八洞老百姓抒党情、颂党恩的铿锵誓言。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