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内源型发展是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途径
“美丽”与“振兴”深度互嵌
推动新时代宁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源型发展是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途径
—— 湖南凤凰县旅游扶贫的实践和启示
□ 刘小珉 刘诗谣 吴敏
凤凰县老家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将苗绣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带动群众增收。图为绣娘在交流苗绣技艺。薛宇舸摄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反贫困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凤凰县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山区县,也是脱贫攻坚时期湖南省确定的深度贫困县。湘西州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腊尔山片区、吕洞山片区、红土壤片区、永龙界片区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1110个贫困村为主战场,推进教育发展、生产发展、转移就业等脱贫攻坚“十项工程”,使扶贫工作实现工程化、项目化,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凤凰县落实部署,推进“十项工程”,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特别是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效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凤凰县的实践表明,发挥比较优势,走内源型发展道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是解决欠发达地区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

  凤凰县旅游扶贫的主要做法

  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确保旅游扶贫开发“一盘棋”。凤凰县出台了一系列旅游及旅游扶贫规划和方案,制定了县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长中短期目标、工作重点、空间布局及具体保障措施,明确了以古城和乡村为基础,向沱江上下游延伸、向南华山拓展、向乡村游扩展的旅游业发展思路,精心策划了名人文化、山水风光、乡村民俗、兵战文化4条主题线。

  载体支撑,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建设文化旅游综合体。文化旅游综合体是在特定的旅游地域空间内,以具有比较优势的民族文化、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等为发展基础,以旅游景区、民族特色产品加工园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为主体,集观光、休闲、体验、度假、会展、娱乐、商务等为一体,拥有多种旅游功能和旅游设施,满足游客多种需求的旅游综合发展区域。旅游综合体具有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在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培育内生动力、提升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推动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凤凰县实施了一系列旅游扶贫工程,开发建设了许多文化旅游综合体,创新使用“政府主导、景区带村、能人帮扶”“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公司+基地+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取得积极成效。

  内容为主,积极探索全业态融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凤凰县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有灵魂、有内容、有创意的丰富多元的业态。凤凰县不断探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一是深入挖掘古城文化、名人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将初级观光产品向深度文化体验型产品延伸。二是大力发展以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生态工业,建设一批工业加工体验园项目,扶持一批特色企业发展,全面推进旅游和工业融合发展。三是围绕文化旅游,打造一批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园,既提高了农业效益,也扩展了旅游范围。四是将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产业公司、致富能人一并融入扶贫工作主体,构建产业主导、政府引领、社会参与的精准扶贫大格局,推动旅游与扶贫深度融合。

  旅游扶贫成效显著

  旅游业的发展,有效拉动了凤凰县经济增长。2001年至2019年,凤凰县旅游人次从57.6万人次大幅上升到2010.93万人次,年均增长21.82%;旅游收入从0.743亿元大幅提高到200.01亿元,年均增长36.46%。凤凰县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26.21%,逐步上升到2018年的51.59%;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从2005年的17.14%,大幅上升到2017年的87.69%。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2000年至2018 年,按可比价计算,凤凰县经济年均增长10.69%。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凤凰县产业结构调整。凤凰县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2∶17∶71,调整为2020年的14∶19∶67。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缓解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人口大量外流问题,在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保证脱贫成效的持续性、稳定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产业支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凤凰县有2万多贫困人口依托旅游扶贫实现稳步脱贫。凤凰县的竹山村、老洞村等10多个村,主要靠乡村旅游实现了就地转产脱贫。

  对于广大群众而言,旅游扶贫不仅增加了自身经济收入,也丰富了精神生活。一方面,在各方带动下,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各族群众的社会交往更加广泛,增强了自信,激发了发展的内生动力。

  经验和启示

  高位推进。凤凰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1999年,凤凰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正、副组长的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把旅游开发当作新型产业来抓。旅游扶贫实施以来,凤凰县建立了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凝聚合力,破解旅游扶贫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复杂的难题,确保旅游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凤凰县将扶贫政策资源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整合在一起,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林、牧、渔、工,住宿、餐饮、仓储、工商、金融、旅游等多个行业协调融合发展,促进了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未来,要进一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探索乡村旅游的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走内源型发展的旅游扶贫道路。凤凰县整合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种资源,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各族群众的力量,增加资本投资和积累,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内源型发展道路,为解决欠发达地区相对贫困问题提供了借鉴。

  (作者单位:刘小珉,中国社会科学院;刘诗谣,清华大学;吴敏,长江大学。)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