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拥抱新科技 让古老文物借力“出圈”
展示自然遗产价值 讲好生命演化故事
释放博物馆的力量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做好“润物细无声”的事情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示自然遗产价值 讲好生命演化故事

□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馆长 陈泰敏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寒武纪海底隧道。 陈泰敏供图

  5月18日,“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公布,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的“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基本陈列”入列其中。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的县级市澄江市,展示的是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的澄江生物群。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在澄江帽天山发现了澄江生物群化石群,此后国内外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在这里采集化石,开展古生物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2012年7月1日,作为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没有古生物化石世界遗产的空白。

  

  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埋藏在地底下的化石魅力,2020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应运而生,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挖掘展示化石价值,向游客讲述生命大爆发、生命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神奇,同时也在促进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作为展示生命起源和演化的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我馆积极行动,在充分参与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创新的行动中,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进程中释放博物馆的力量。

  

  做好深度挖掘,展示世界遗产的核心价值。澄江化石地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实证,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遗址,这里迄今已发现了20个门类、280余种的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世界级的化石宝库”。我馆通过应用先进科技手段,深度挖掘澄江化石在展示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价值,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命共同体教育,让遗产永续利用。

  

  讲好生命故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澄江化石个体小、不直观,而且寒武纪年代久远,相关知识对大众来说显得有些“高冷”,因此我馆以“讲述宏大的生命演化故事 突出澄江化石的重要位置”为基本陈列主题,全景式地展示地球生命演化过程。我馆不仅集中展示澄江化石,还展出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各个地质时期的6万余件珍稀化石和现生动植物标本,比如恐龙、猛犸象等化石标本,绿孔雀、果子狸等动物标本,还活体养殖了中华鲎、水母、珊瑚等。总之,我馆以全景式的科普方式,讲好生命大爆发和5次生物大灭绝的故事,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和体会生物多样性、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用好数字技术,增强科学普及的传播力。让大众直观、轻松地认识澄江古生物群和寒武纪早期的生物面貌,是我馆的重要职责之一。在众多古生物学家的帮助下,我馆制作了200多个原创多媒体视频。为了更真实地还原古生物和生态环境,提供好的参观体验,我们经过上百次的科学论证和反复修改,让古生物化石“活起来”“动起来”。比如寒武纪的海底隧道展项,我们应用了OLED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海底隧道,迎面而来的是栩栩如生的寒武纪的古生物。我们还采用了VR、AR、OLED柔性屏幕等现代光电技术和多媒体设备,配合化石物种复原、寒武纪海洋景观复原、脊椎的演化、地球故事等视频内容,让展陈充满科技感,为大众提供更有趣的视听体验,让化石“活”起来,把生命演化的故事“讲”出来。

  

  整合有利资源,提升社会教育的影响力。我馆一直积极探索文化教育和研学科普工作,努力使澄江化石地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积极拓展延长澄江化石文创产品产业链,打造以澄江化石为原型的文化形象,开发系列文化产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提升旅游服务能力。今后,我们也将继续利用好、展示好澄江化石地自然遗产资源,致力于将澄江化石地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古生物化石科研基地、科考旅游地、知名的大众科普旅游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