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理念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产业结构升级
高校要深化中华文化教育体系建设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产业结构升级

□ 刘志雄 程阳 黄宏宇
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拉萨峰会上,参观者体验VR游戏。 新华社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跨越式增长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要素配置低效等问题,迫切需要寻找进一步激发经济新动能的突破口,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发展为支撑、以数据为重要生产要素,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商业模式更新、生产要素全面流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万亿元以上,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在2021年达到37.1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比重达到32.5%。我国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那么,如何更好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助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呢?从理论层面来看,数字经济能够影响产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从实践层面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深,没有很好地发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数字化创新能力较低,发展具有地区差异性。为了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助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促进数字化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一是完善数字化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数字化知识产权以及相关专利的保护力度,完善数字化研发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完善数字化创新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发企业提高数字化创新能力的积极性。二是提高数字化技术溢出水平。持续优化我国在数字化发展方面的双向国际投资结构,发挥跨国企业的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人力资源流动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等。提升高校数字化产学研水平,鼓励高校与企业搭建数字化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学术与实践合作平台,持续深入开展合作。

  加快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数字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积极搭建传统产业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服务平台,精准帮扶传统产业,鼓励传统产业引入适合自身需求的数字化技术,促进数字化技术与传统产业的高效融合,加快传统产业萌生新业态、新模式。二是借助数字经济发展的契机,积极开展大数据赋能行动,加快传统制造产业链上游供给与下游需求的有效对接,变革“高投入、低回报”的生产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促进形成新兴产业。三是加强数字化技术的综合应用,通过数字化技术生产、数字化销售、数字化售后服务提高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等。四是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数字对外贸易发展,增强金融支持。以提升我国进出口数字化产品技术水平与质量、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持续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增大数字对外贸易规模,合理协调数字化产品进出口比例,扩大优质数字产品与服务进口,加快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借鉴自贸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条件成熟的区域逐步做大做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推动建立数字贸易示范区,增强数字服务贸易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更多优质金融资源流向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领域,尤其是与数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前沿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产业。同时,建立完善数字经济风险防范机制。

  加强省际数字经济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帮扶机制,拓宽渠道,提升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东部地区要发挥在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方面的带动作用,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强新基建力度,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要发挥各自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的优势,补齐数字经济发展产业链条,释放不同区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数字经济发展的溢出红利,强化区域间产业结构互补,促进数字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地方政府要充分结合当地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处的具体阶段,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搭建区域间在数字经济发展领域的协调合作平台,加强省际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