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理念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产业结构升级
高校要深化中华文化教育体系建设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要深化中华文化教育体系建设
——基于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建设的思考
□ 王永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校是思想引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深化中华文化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举措。北方民族大学加强《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建设,提升中华文化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为高校深化中华文化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明确课程定位

  中华文化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文化导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演进格局及其精神特质、思想理念,引导各族学生树立共同的价值理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门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的重要课程。

  充分体现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如,《周易》倡导“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尚书》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论语》彰显“仁者爱人”的人本思想;《大学》构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庄子》倡导“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公羊传》提出“大一统”的政治主张;《离骚》彰显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李白抒发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杜甫传扬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爱;苏轼表达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导论》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导向,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为价值导向,以铸造精神品格和厚植爱国情怀为基本要求,使大学生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中领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主动用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塑造精神世界,自觉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离开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进就无法准确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离开了中华文化也就无法找到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中华文化导论》引导学生树立大历史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中华民族历史,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和内在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从历史的维度讲清楚“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从思想的维度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精神,从情感的维度讲清楚各民族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依存关系,引导学生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自觉追求与自觉行动。

  准确表达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思想要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涉及政治历史、哲学思想、制度规范、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华文化导论》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要义,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准确把握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了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要求,以探寻真理、涵养道德与家国情怀为核心,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中华文化导论》注重引导学生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准确把握中西文明的本质区别。中西文明可以交流互鉴,但不能以一种价值观来评判不同文明的优劣,不能以一种文明的话语体系来框定不同文明的实践。《中华文化导论》将中西文明置于历史发展长河与世界发展格局中,引导学生理性批判西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霸权主义等,从根源上驳斥“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西方错误观点,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加强课程建设的路径

  坚持思想引领,强化多学科融合。《中华文化导论》要坚持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寻求精神滋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文学、艺术、历史学、文化学、文物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多学科资源,紧紧抓住中华文化的“根”与“脉”,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课程教材讲义,建设中华文化课程群。

  明确课程定位,使“导”与“论”有机融合。《中华文化导论》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也是高校开设中华文化系列课程的总纲、总论,是新时代中华文化教育的导读课、导论课、概论课。建设好这门课程,关键是要做到“导”与“论”的深度融合。“导”要指向鲜明,聚焦中华文化思想精华与时代价值、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之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思想动力与文化自信。“论”要科学,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综合把握物质、精神、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等重大问题的研究。要将经典案例融入“导”与“论”中,将价值引领、阅读实践、情感体验嵌入理论认知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学生心灵深处。

  坚持系统思维,强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设计。作为一门以思想引领为重点的课程,《中华文化导论》要坚持系统思维,既注重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开拓整合的创新思维,又坚持主次分明的辩证思维和防微杜渐的底线思维;既注重价值引领和理论支撑,又注重学科融合与科学规范。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完善教研机制,采取专题研讨、集体备课、分模块授课等方式方法,不断深化授课教师对中华文化思想要义与精神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有机结合,采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等模式,提升学生的课程融入度与参与度。加强政策倾斜,支持授课团队和教师申报各类科研、教研项目,促进教学与研究相得益彰、深度结合。

  坚持目标导向,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深化评价机制改革。在课程组织上,要着力实现课堂教学、理论研讨、课外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专题研讨、专题讲座、调查研究等实践,深化理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授课方式方法上,要加大问题导向式教学、经典案例分析、文化脉络梳理的力度,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教学评价上,要从以知识点为主的封闭式考核向以研究探索性为主的开放式考核转变。

  (作者系北方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