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文化/旅游
>
综合
捞车村:湘西“惹巴拉”
一场冬雨过后,有着200余栋青瓦木结构民房建筑的捞车村格外寂静。木结构凉亭桥、摆手舞广场、土家织锦……记者走进捞车村,浓郁的土家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2022-01-29
国博特展喜迎虎年新春
绚烂的烟花在屏幕上绽放,喜庆的爆竹声不绝于耳,飘扬的雪花映着红灯笼和福字,窗台上放着可爱的布老虎……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现场,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2022-01-29
民间美术中的“虎”
虎的形象在民间美术中十分常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民间与虎相关的民俗、生活用品比比皆是。陕西关中嫁女需配送面老虎;孩子小时候要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土家族则自称为白虎之后,家家户户常年供奉白虎。这些民间美术中的虎,既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民间表达吉祥意蕴的象征与寄托。
2022-01-28
在旅游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高品质、多样化需求?如何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业发展?如何保障游客权益、解决不合理低价游等突出问题?围绕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文化和旅游部负责人。
2022-01-28
中国舞剧在传承创新中绽放光彩
近两年,舞剧演出市场呈现蓬勃态势,有的新创作品“一票难求”,经典舞段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舞剧多年来在创作演出上的扎实积累和有效探索。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火热的现实生活,用肢体语言和剧情感染观众,舞剧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成为中国舞台艺术一大亮点,其创造...
2022-01-27
演绎平凡而丰厚的人生
“这条路走了一辈子,这里的小草和石头都认识我们了。脚下憨厚的石头,快被牦牛吃光的小草,还有捡不完的牛粪,见证着我们不褪色的友情。”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创作的舞蹈《三个老阿佳》,以人文地理文化纪录片《极地》中的三位老阿佳为原型,以藏族传统舞蹈动作为元素,通过巧妙的语言设计与细节处理,生动地刻画了...
2022-01-24
最前
上一页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