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弘扬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教学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塞罕坝是蒙古语、汉语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过去的塞罕坝因过度采伐,生态系统退化,森林覆盖率一度不足10%。近60年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树立了世界生...2021-11-05
  • 钟秉林: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当前,中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过去的以扩大规模和拓展空间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高等学校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集中精力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时期中国高等...2021-11-04
  • 苏德:面向世界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体系从事民族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来,我几乎踏遍了我国民族地区,也到过不少国家参观学习。在此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做民族工作的大智慧、大格局。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的切身感受。我国民族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021-11-04
  • 顾明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历程,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近日,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文明交流互鉴:高等教育的国际对话——‘民大...2021-11-04
  •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中小学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2021-11-04
  • 改土归流: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举措秦代设置南海郡、桂林郡管理岭南地区,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新疆,唐代创设了800多个羁縻州府经略边疆,元代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明代清代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历朝历代的各族人民都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2021-11-03
  • 最前 上一页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